善与茶结缘,享心底静气

阅读(139)

在喝茶的漫漫旅程中,我们发现自己会随着茶,慢慢安静下来。

从喜欢热热闹闹喝茶到喜欢一个人安静喝茶;

从喜欢到处旅行,到喜欢一个有茶的安静角落;

从喜欢与别人争论问题和观点求认同感,到喜欢自己与茶相伴向内求答案。

慢慢地我们渐渐变成了一个心底有静气的人,遇事不急躁,遇到问题向内求,凡事从自身出发,不慌不忙多些思考的时间,不急不躁喝杯茶,凡事皆有解决的办法。


心底有静气的人,看事情会更加通透,

静静看慢慢想,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还有事情的来龙去脉,遇事少了脾气和情绪,

做事少了抱怨和推托,人生多了释怀和愉悦。

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安静的角落,

一个安静的下午,一份安静的心情,

慢慢地心底里的静气,在慢慢累积增加。

长篇小说《无声告白》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不是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最终乱了心神。

找到自己,是漫漫人生路中的必修课,在无数次失望,无数次挫折,无数次伤心后,我们开始慢慢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人生,接纳一切就是人生的成长过程。

静下来,多一些独处的时光,更容易想明白,看清楚,也更容易接纳不完美。

想起以前的自己,每天庸庸碌碌,按部就班,周而复始,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找不到真正的自己,日子一天一天过。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遇到了茶,茶让我有了让自己静下来的理由,刚开始静下来会有些不习惯,无所适从,有点心慌,感觉虚度了时光。

慢慢地发现,静下来更能发现问题,更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更能理解问题的因果关系,事情反而解决得更有效率了。

这就是静能生慧,慧与聪有一定的区别,慧是大智慧,能进能退,以舍为得,有大智慧的人,处事的格局大,容得下委屈,舍得下利益。聪是聪明,是思维能力好,想办法的速度快。

禅茶一味,得道高僧爱茶,静品茶中悟道。

文人墨客爱茶,茶中感悟良多,文笔流畅精辟。

凡夫俗子爱茶,常得静时光,养心中静气,做一个心底有静气的人,遇事不乱,处事泰然。

爱喝茶,但喝了睡不着,怎么办呢?

阅读(133)

爱喝茶,想喝茶,喝了茶睡不着,这是很多爱茶人的困惑。现在社会压力大,对于很多人来说,失眠是常态,喝茶后就更清醒难以入睡。茶的品种众多,茶也分阴阳和虚实寒热,选择合适自己体质的茶品,在合适的时间品饮,兴许能解决您喝茶失眠的困扰。

喝茶睡不着的原因有:

一、咖啡因敏感体质

不只是喝茶,只要喝含咖啡因的饮品都难以入睡。咖啡因敏感体质的茶友喝茶,可以选择咖啡因含量低的全发酵茶品饮,如熟普、六堡茶、黑茶等。尽量在下午三点前喝茶,因为咖啡因的代谢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选错时间选错茶

晚上很晚的时间,选择了咖啡因含量高,喝了容易兴奋的茶品。比如绿茶、新生普、新白茶等。这些茶品咖啡因含量高,茶性寒凉,茶香气重,喝后让人兴奋、思路清晰,大脑高速运转,难以入睡。这类茶品合适在中下午上班容易犯困,需要提神的时间段品饮。

三、选择了不合适自己体质的茶

有的茶友喝咖啡能睡着,但是喝茶越喝越难入睡,那是因为选择了不合适自己身体体质的茶。比如,1、日常容易上火口干热性体质的茶友,选择了重发酵的红茶,火上加火,喝后心烦气躁,难以入眠。2、体寒的茶友选择了绿茶类的寒性茶,寒上加寒,胃肠反应增强,喝茶后晚上肚子咕咕叫,难以入眠。3、体虚的茶友选择了茶气太足的茶,比如高端古树生普,茶气足,在身体内运行,身体虚运行的能力有限,茶气内留,心神不安,难以入睡。

热性体质的茶友,推荐品饮茶性偏寒的茶品,如黄茶、绿茶、新白茶、新生普等。寒性体质的茶友,可以选择品饮温性茶,如红茶、熟普、老生普、老白茶等。体虚体质的茶友,可以选择茶气没有这么足的茶品,比如红茶、六堡茶、黑茶等。但任何茶品的品饮都要适量,体质在变茶品不变,适当品饮及时改变,才是品茶养生之道。

四、喝了多品种的杂茶和喝了农药残留太高的茶

茶友们一起品饮,开心分享,喝了多个品种的茶品,红茶、绿茶、普洱茶等各种茶品混着喝,品种太多,茶气太乱,容易失眠。品饮了农药残留高的茶品,身体出现口腔有针刺感、锁喉、肠胃难受的症状,也容易失眠。

喝茶时不贪杯,也不贪多,一种茶慢慢品、细细喝,喝出真滋味。买茶时,买正规渠道,有保障的茶品,相信因为喝茶导致的失眠会减少。

《本草纲目》时珍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现在的茶品种多样,茶也不只是苦寒之物,选择合适自己的茶,在合适的时间品饮,就能改善喝茶失眠的困扰。

普洱熟茶值得长期存放吗?(普洱熟茶陈放多少年最好)

阅读(135)

普洱茶的一贯习俗是爷爷做茶,孙子喝茶,存放转化,是普洱茶的魅力,存放的普洱茶带着岁月的印记,和时间沉淀的滋味。

相对于普洱生茶而言,普洱熟茶的这个品种相对年轻。改革开放后,香港和广州的茶友们热衷于老生普陈化滋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解决燃眉之急,1973年勐海的国营茶厂,开始渥堆发酵熟茶,1974年成功研发了现在我们日常品饮的普洱熟茶,普洱茶在那一年变成了两个品种:生茶、熟茶。

普洱生茶是轻发酵茶,普洱熟茶是全发酵茶。熟茶在渥堆发酵的过程中,放入发酵菌种,洒上一定量的水,让茶叶和发酵菌充分融合发酵,大概历经3个月的时间,熟茶就可以出堆解块,然后晾晒压饼,一款熟茶就华丽诞生了。

熟茶虽然是全发酵茶,但对于发酵原料的挑选和配比是很讲究的,好的原料、好的配比才能发酵出好熟茶,刚刚发酵出堆压饼的熟茶,因为转化过程中的历程艰辛,它还惊魂未定,并没有这么顺滑香甜。存放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品饮,它的滋味就开始渐渐进入佳境了。

很多茶友觉得熟茶存放的价值不高,因为它不能像生茶一样滋味和香变化莫测。其实好的熟普是很值得存放的,它虽然滋味和香味变化不大,但在岁月的沉淀中,它也会自我修炼,越存茶汤越厚,越存茶汤越滑,越存茶汤越对身体有益。它就如陈年的黄酒女儿红,虽然香气滋味变化不大,但口感和养生价值大有不同。

熟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益菌群,据科学家的研究报道,这些菌群对肠道有益,对治疗高血脂症和糖尿病有益,而且菌群会随着存放的时间越久越稳定,越有效。

品质好的普洱熟茶没有霉味、堆味和异味,有一股淡淡的枣香味,汤感醇厚顺滑,进入人体后会在肠胃表面形成一层膜,变成保护层,长期喝能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熟普中还含有许多酶的活性成分,可以杀菌消毒,健牙护齿。熟普存放时间一般需要2至3年,干仓存放5至8年的熟茶已是上品,时间越长茶越香,所以普洱熟茶是值得存放的。

普洱茶出现锁喉的茶汤,还能继续喝吗?

阅读(160)

喝茶的时候,会碰到有的茶汤,入喉时感觉不是那么的顺滑,甚至难以下咽,感觉喉咙被锁住了,有这种感觉的茶汤,我们通称为“锁喉的茶汤”。

锁喉的茶汤,让人品饮时很不舒服,品饮后整个口腔和食道有麻感和针刺感,这样的茶汤我们是继续喝还是即刻倒掉呢?我们先一起了解锁喉茶汤的形成原因,再做决定。


锁喉茶汤形成的原因:

原料问题:茶青在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除草剂等使用过量,茶叶农药残留过多。茶原料有问题的茶汤,喝起来不稠不滑, 含有不少的刺激性物质,会产生明显的锁喉感。

工艺问题:制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工艺有问题,都会导致制作出来的茶品口感不好,甚至锁喉。比如干燥散茶时采用了高温快速干燥,因为温度高时间短,会导致茶的内含物质在短时间内蒸发,茶叶快速干燥后茶汤也很燥,喝起来会燥感和锁喉。

还有些茶品是做旧的老茶,为了加速转化、刻意做旧的老茶,因为多次加湿和烘干,茶叶的内部结构被破坏,会出现明显的锁喉感,对身体健康也不利。

发酵过度的熟茶,发酵程度过重,在品饮时也会出现燥感和锁喉感。

还有一些拼配的普洱茶,拼配的比例和工艺不到位,也会出现茶汤锁喉。

存储问题

在茶叶存放过程中,没有注意抽湿、控温,储存在高温、高湿、密闭不透风的环境中,导致茶叶霉变,茶汤就会出现锁喉的感觉。

存放的环境过度干燥,并且有阳光直射,长期在高温干燥环境中,茶汤也会出现酸、薄、燥感和锁喉的感受。

水质问题

冲泡茶时择水不当,选用了碱性较强的水冲泡普洱茶,品饮时也会出现锁喉感。

冲泡问题

煮沸的水在沸腾的状态下冲泡,茶汤燥感很强,会出现锁喉感。

大水高冲茶叶或是茶叶焖泡过度,导致茶汤滋味过重,出现锁喉感。

喝茶时出现锁喉感后,应该先停止品饮,理性对待,客观分析。

如果是冲泡不当导致的锁喉感,立刻调整冲泡手法。冲泡前先充分醒茶,冲泡不要直接高冲茶叶,每泡茶汤要沥干,不要焖茶,分茶时也不要高冲等。

如果调整过冲泡手法后依旧锁喉的普洱茶,那就是茶品质本身出现问题了,这样的普洱茶,建议大家不要继续品饮了,毕竟品茶是为了养生,喝到伤身的茶就背道而驰了。

中国的茶最早来自于哪里(中国茶的起源与历史)

阅读(156)

茶叶起源于中国,种茶、饮茶、品茶、茶道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影响远播海外。无论是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雅士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说明茶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此衍生出的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不简单,茶字的来源也不简单。


关于“茶”字的来源,大都认为中唐(约公元 8 世纪)以前表示“茶”的字,就是“荼”字。

“荼”字最早见于《诗经》,但《诗经》在不少诗篇中所说的“荼”,并不是茶。开始以“荼”字明确地包含有“茶”字意义的,是《尔雅•释木》中的“槚,苦荼”。晋代郭璞的《尔雅注》还对此作了比较详细的注解:“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

公元 2 世纪前期,东汉许慎在所著《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这个“荼”字,据宋代徐铉等在该书的注中说,“此即今之茶字”。

“荼”字的字音不止一个,其字义也不只一个。“荼”字被用来表达“茶”的含义历时很久,后来才省了一笔,变为“茶”字。

这种改变,据说是受了陆羽的《茶经》和卢仝的《茶歌》等的影响,当陆羽撰写《茶经》时,能在“荼”字仍为很多人所沿用的情况下,把“荼”字一律改为“茶”字,从而使“茶”字得以广泛地流传开来,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独具卓识的一个创举。以后,随着茶叶生产贸易的发展,音义专用的“茶”字,经过了大约 80 年的时间,终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另外,将“荼”字减去一画,改成“茶”字,并即读成现在的“茶”音,还有一个说法认为是始于南朝梁代(502—557)以后。(见清代顾炎武《求古录》)实则从读音来说,“荼”字在汉代已有与茶音相近的字音,如《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所以《邛州先茶记》说颜师古“虽已转入茶音,而未敢辄易字文”。

《茶经》还列举了唐以前有关“茶”的四个同义字:槚、蔎、茗、荈。但在唐代以前的古籍中,如《诗经》《神农本草经》《神农食经》等书,都记载有“荼”字,并且其中有的“荼”字,就指是“茶”。由于陆羽在《茶经》中既已把“荼”字一律改为“茶”字,所以就没有把“荼”字列入同义字之内。

“茶”字在中唐以后已被普遍采用,但我国地域辽阔,方言各异,茶字的发音差异也很大。以广东一省为例,广州附近的发音是“chá”,汕头附近的发音则是“tè(tay)”。又如福建省,福州发音是“tá”,而厦门的发音近似汕头的“t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叫“chái”“zhou”“chà”等发音。至于兄弟民族地区,发音差别更大,如傣族叫“la”,瑶族、苗族叫“己呼”“忌呼”,黔南苗族叫“chútā”,等等。

自我国茶叶输出到国外以后,世界各国也有了茶的译名,如日文的“お茶”、俄文的“чай”,都是来源于“茶”字原音。英文的“tea”、法文的“thé”等,也都是照我国广东、福建近海地区人民的发音转译的。

“茶”字带着历史的印迹来到我们的身边,无论字怎么变,读音又如何不同,它始终是我们天天挂心头、日日不离身的茶。

润泽—温润茶汤,福泽身心

阅读(133)

茶汤是茶的灵魂,是茶叶历经无数磨难后得以华丽转身的体现。一杯茶汤的好坏,有很多因素影响和决定,茶原料是关键,工艺是核心,存放是基础,冲泡是展现。能有一杯温润的茶汤入口不易,温润茶汤如春风般随着我们的品饮潜入的身体里,滋润身心。


品茶多年,品饮无数茶品,有猛烈如烈酒的、有甜美如蜂蜜的、有清新如春风的、有美艳如脂粉的、有苦涩如黄连的,无数茶汤种种滋味,各有特点亦各有春秋,但让人品饮后有如美玉般温润感的茶汤实属不多。记得第一次品饮润泽这款古树生普时,刚好是秋燥的时候,一杯茶汤入口,喉咙的干涩感得到缓解,身体也感觉滋润了许多,有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故起名润泽。

润泽这款古树生普,产地是云南临沧茶区,生长在野放的高山上,生长环境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偏多,这样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润泽茶汤的润滑细腻,茶味偏淡,滋味偏甜,山野气息浓郁,香气偏花果香,耐泡度在20泡左右。

这款润泽生普礼盒是小份罐装,每小罐5克,方便携带也方便品饮,每盒12小罐,可以自用品饮,也可分享给朋友一起品饮。

品饮时用盖碗品饮最佳,可以细品润泽细腻香气和温润茶汤的融合,还可以品饮每一泡茶汤层次的变化,茶味从浓郁到清雅,但始终不变的是它一如既往的温润。用大杯冲泡亦可,温润不变,只是少了一些茶汤层次的感受。

忙碌的生活节奏容易让我们的身心烦躁,但求有静下来的茶时光,听着茶壶注水和泡茶冲泡中汩汩的水声,有一泡润泽在手,慢慢冲泡,细细品饮,让润泽的温润茶汤,福泽身心,此乃人间幸事。

有温度的茶汤,有情谊的茶礼,润泽古树生普茶礼,期待与你相遇,温润你的身心。

夏季喝什么茶最好养生(夏季你们都喝对茶了吗)

阅读(128)

在炎热的夏至,喝茶也是大有讲究的,所谓四季有别,老话曾说:“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这夏至一过,气温也是一天比一天高。虽然喝冷饮能让我们倍感舒爽,但真正能让我们解渴的还是喝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炎热的夏季喝茶应该怎么喝才正确。

夏季该如何正确喝茶
1、 黑茶
夏天喝黑茶营养丰富、消暑清凉、健脾利胃,保证人的正常工作和身体健康。在夏天人的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降低,食物中的细菌就容易滋生,导致食物变质快,容易引起肠道疾病,比如腹泻、急性肠炎、急性菌痢等,饮用黑茶可以很好的健脾利胃。

2、 白茶
白茶的制作是不炒不揉,只需要萎凋和干燥这两道工序,所以能更好地保留了氨基酸等丰富的内含物质,因此对降火去燥有明显的功效。同时,历经陈化的老白茶其茶性逐渐转为中平温和,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此时的白茶是具有较强的杀菌功效,对于消炎清火同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功效。而且白茶冲泡后滋味鲜爽、醇厚,适合夏季饮用。

3、 姜茶
夏天人体实际上是外热内寒的,再加上夏天人们喜欢吃冷的食物,喜欢待在阴凉的环境中,所以容易损伤脾胃,引发腹疼、腹泻等疾病,此时需要吃点热性的东西来调理下脾胃。红糖姜茶不仅具有缓解痛经的作用,还有防治感冒、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等功效。

在夏季怎么喝温性茶
比如红茶、岩茶、普洱茶这些发酵程度比较高的茶,通常被大家认为火气比较重,并不适合在夏天饮用。但我们可以选择喝陈茶,因为这时的陈茶火气已经褪去了,适量饮用的话,即使在夏天也没有关系。

除了选择陈茶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冲泡温性茶的时候,适当加一些比如菊花、柠檬、陈皮等辅料进去冲泡也是非常不错的。

喝茶的错误方式,看看你中招了吗?

阅读(125)

喝茶是雅事亦是俗事,更是平常事。日常生活中茶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起居、交际应酬、茶余饭后。喝茶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养生的、有伤身的,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可谓一阴一阳知味道,正确的喝茶方式让我喝茶更加养生健康,错误的喝茶方式会让我们误入歧途,反复循环,越喝越伤身。喝茶过程中总结了几个喝茶的错误方式,不知你有吗?


1、习惯喝浓茶

浓茶滋味重,提神的效果好,但是长期喝会伤身。因为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对肠胃刺激比较大,阻碍肠胃的正常消化,长期喝对肠胃健康有影响。喝浓茶还会影响睡眠,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等。适当调整茶汤的浓度,一般茶水比是1:20,喝合适浓度的茶汤,才是喝茶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2、习惯喝新茶

新茶口感鲜爽,清香味足,很多茶友很喜欢这个的茶感,但新茶因为刚制作出来,没有经过转化和沉淀,茶性偏寒,湿气也比较重,茶箐经过多道程序的制作,也还惊魂未定,杀青过程中茶叶的“火气”没有完全退去,大量品饮,会出现肠胃偏寒,容易拉肚子,但咽喉却上火的症状。

新茶少量的品饮尝尝鲜就好了,建议不要过量品饮。可以先存放一段时间,褪掉茶叶的水汽、寒气和火气后再品饮。

3、习惯空腹喝茶

空腹喝茶,茶叶中的部分物质会和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刺激,容易伤胃;空腹喝茶还会把胃里的消化液冲淡,影响消化。空腹喝茶还容易出现心慌、头昏、反胃等茶醉现象。一般饭后半小时喝茶,对肠胃刺激小,喝茶也更养生。

4、喝浓茶解酒

醉酒时喝浓茶不能解酒,但会对身体不利。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会兴奋我们的中枢神经,增加肝肾的负担,不仅不能起到醒酒的作用,反而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起到反作用的效果。但喝酒后喝杯清淡的茶,对酒精的代谢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发酵度较高的茶品,比如说熟普、红茶等。

5、习惯只喝茶不喝水

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对人健康有益,但茶不能替代水。水对人体的补水方式和茶水有一定的区别,光喝茶不喝水,其实我们身体还是缺水。长期只喝茶不喝水,会容易有便秘的现象。我们喝茶的同时,再适当补充些温水,茶水比合适,身体更舒适。

6、习惯喝冷茶

天热口渴的时候,一杯冷茶下肚,清凉舒爽。但冷茶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喝对肠胃会造成负担,而且冷茶的汤感和茶香也没有热茶的好,长期品饮,还是建议喝热茶。

错误的喝茶方式,会让喝茶成为身体的负担,正确的喝茶方式,是健康养生的助力。喝茶养生,养生喝茶,正确喝茶,简单养生,受益匪浅。

决定普洱茶品质的关键有哪些?(影响普洱茶耐泡度的因素)

阅读(128)

在品饮普洱茶中,茶友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一款茶在茶馆品饮耐泡度很好,拿回家后自己泡就没有这么耐泡了?为什么不同地方存放的普洱茶,耐泡度会不一样呢?

耐泡度是评判一款普洱茶好坏的标准之一,一款普洱茶是否耐泡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说普洱茶的品种、制作工艺、冲泡的方法、储存环境等等。

1、原 料 品 种

原料品种:云南大叶种古树茶——天生耐泡

普洱茶原料品种与耐泡度直接相关,内含物质高低是决定耐泡度的主要因素。内含物质高低,最为科学的还是评定“水浸出物”含量(“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普洱茶的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咖啡碱等形成茶叶丰富滋味的重要成分。

云南大叶种古树茶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普遍在40%以上(勐库大叶种可达46%以上),以云南大叶种古树茶为原料的普洱茶可以说是天生就耐泡,大树茶次之,接下来是小树茶,最差的是台地茶。

原料细节:树龄、季节、区位

同样是大叶种古树普洱茶原料,浸出物也会有高低几个百分点之差,这些原因主要是原料的树龄、季节、区位造成的。

耐泡度对比: 树龄大 > 树龄小

头春茶 > 尾春茶 > 秋茶 > 夏茶

原生态环境 > 人工栽培

2、制 作 工 艺

原料采摘:茶青采摘的老嫩度

普洱茶的采摘标准一般是一芽二叶至一芽四叶,因为芽叶和梗中所含的物质比例不同,合理的采摘有利于普洱茶呈现出好的口感滋味,也让普洱茶在后期能更好的转化。如果芽头过多或者老叶老梗多,会打破茶的滋味平衡,影响耐泡度。

杀青和揉捻:决定滋味和香气的释放速度

在普洱茶制作中的杀青环节,是影响耐泡度和后期转化的重要环节,杀青过重的茶,耐泡度不够,后期转化空间也不大。杀青过轻的茶,耐泡度相对好一些,但后期转化慢。

在揉捻这个环节,一般会揉出抛条、中条、紧条三种。紧条茶加工时揉捻充分,茶叶细胞壁破裂多,出味快,出汤控制不好,泡数就会减少;中条揉捻适中,内含物释放不紧不慢;抛条则揉捻轻,呈现细水长流的风格,给人很耐泡的感觉。

3、冲 泡 方 法

冲泡方法:合适的茶水比和冲泡技巧

冲泡方法是影响“泡数”的一个关键环节,从投茶量、茶叶形态(散茶或紧茶)、注水比例、出汤速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茶叶最终的冲泡次数。

同一款茶用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投茶量,冲泡次数甚至可能有10泡之差,呈现的滋味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对比品鉴试茶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很多不确定因素统一,比如说一样的茶量、一样的茶叶形态、一样的容器、一样的水、一样的冲泡方法等等。

冲泡次数是说明一款茶大概的耐泡度和大概品质的比较直观的数据化方式,但不能因泡数多就断定这款茶就品质很好,评判普洱茶的好坏,我们还是要综合多个指标来理性评定。

4、后 期 存 放

紧压茶和散茶

普洱茶紧压茶是由毛茶紧压而来的,然而有很多人认为紧压茶的耐泡程度比散茶更高,其实这种认为是有误的,只因为紧压茶在陈化种滋味变得更加俨然、浓纯持久,才会造成这种错觉。在新茶头年或是次年,紧压茶和散茶耐泡程度程区别不大。

存放的环境

专业普洱茶仓存放的普洱茶,温度和湿度恒定,存放过程中不会发霉、潮湿,耐泡度不会受存放环境的影响。潮湿环境存放的普洱茶,因为温度和湿度过高,转化速度过快,内含物质会在冲泡过程中过度快速释出,影响耐泡度和口感。

5、新茶和老茶

很多茶友买到新茶,迫不及待的想撬开来偿个鲜。此时茶饼经过高温蒸汽,或是适度烘干,茶性比较燥,通常会在前四泡显得香气非常浓郁,滋味浓强。但是到八泡之后,茶味就开始快速减淡了。所以一般新茶压饼后,放上两个月等茶性稳定后再喝,滋味和耐泡度会好很多。

老茶经过多年转化,内含物质会综合到非常适合品饮,内含物质会集中一起释出,所以耐泡度没有新茶好。

耐泡度是评判一款茶的指标之一,但评判一款茶好与不好,还需要更多综合因素去评判。品茶、学茶、懂茶,用心去品饮每一款普洱茶,读懂茶的密码,你懂茶,茶也懂你。

古树普洱茶为什么会有茶气?(浅谈古树普洱茶的“茶气”)

阅读(149)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四碗发清汗,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在唐代“茶仙”卢仝的《七碗茶诗》中,四至七碗描述的就是茶气。

从医学生理角度去探究“茶气”,通常是指在品饮茶过程中,有形的茶通过无形的气作用到人体相关部位,其中微量元素随茶汤进入体内,“茶气”随奇经八脉抵天门、地门、气门、汗门,使人体感官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体表发热、发麻,出汗,打嗝,排气、经络疏通感等。

除了体感反应外,“茶气”还和人的精神活动有关,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样。

古树普洱茶为什么会有“茶气”?

万物皆有生命力,古树普洱茶的生命力里除了表现在时间转化上,还表现在“茶气”上,其实好的食物都是有气的,但是在众多食物和饮品里,古树普洱的气相对足,因为古树茶的生长时间很长,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它吸收了众多的天地精华,春天茶树发芽,它把精华融入茶芽里,于是我们的茶便有了“茶气”。

“茶气”在品茶过程中的感受:

“茶气”从闻干茶香起,它就已经通过鼻腔进入我们的身体里。每款茶的干茶“茶气”不一样,有的刚烈、有的柔和、有的内敛。

当洗茶过后,湿茶的“茶气”明显比干茶的浓郁了很多,有是直接往头上冲,让你感觉太阳穴胀痛,有的是让你觉得鼻子有酸涨感,有的是让你起鸡皮疙瘩,不同的茶,“茶气”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茶汤入口后,“茶气”就随着茶汤进入口腔里,进入胃里,这个时候打嗝、排气就是茶气对身体最直接的反应了。

“茶气”的养生效果: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我们很多人都需要补气, “茶气”会帮助我们理气、补气,一杯好茶入口后,会直接溜入胃里,胃里温暖舒适,茶气会让胃有饱腹感,感觉到有一股气在胃里往上冲,有的也会往下冲,茶气这时候在调理我们的胃肠道,所以喝好茶会打嗝、排气。

“茶气”除了调理胃肠道,还会在身体里走经络,感觉它在帮你按摩身体,身体会发热、放松,“茶气”非常足的极品茶,甚至会让人放松到有瘫痪的感觉,这样的极品“茶气”,还有安神的效果,会让失眠的朋友,得到好的睡眠。

对于“茶气”的体会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心态很重要,心态越好,补气的效果也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