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白茶的制作工艺在六大茶类之中最为简单,仅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其中,萎凋工艺对于白茶风味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萎凋工艺,主要分为“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那么,这两种工艺有何区别呢?对于白茶的口感滋味有什么影响呢?
什么是萎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萎凋,萎凋在制茶界又被称为“走水”,是指鲜叶采摘后,使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晾晒脱水的过程。
但白茶的萎凋并不是单纯的失水,水分散发是在有秩序、且茶青带有生机的情况之下进行的。
鲜叶在失去一定量的水分后,叶质变得柔软,呼吸作用加速,产生热量,叶细胞膜透性提高,让酶活性带动各种成分的氧化。
在此过程中,茶叶挥发青气,增进茶香,发出甜醇的“萎凋香”,茶叶的色、香、味才得以形成,对白茶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工艺上来讲,目前白茶制作中的萎凋工艺主要有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两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者的特点。
日光萎凋
日光萎凋,是制茶师将新鲜采摘的茶青,一片片均匀地摊在竹匾上,并将竹匾搬到太阳底下晾晒进行自然萎凋。
总历时至少40多小时,临场制茶师根据经验,观察气候,茶叶走水情况,茶色变化,茶叶的干度等进行调节。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鲜叶的水分适度蒸发,减少细胞内水份的含量,以利空气中的氧和叶细胞产生氧化作用,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
日光萎凋听起来简单,但真正操作并不简单。譬如竹筛摆放位置,阳光如果太强烈,或者地表的湿度太高,就要迅速调整方向。
日光萎凋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使得茶汤滋味鲜爽,但受天气影响大,生产效率较低,无法大批量生产。
室内萎凋
室内萎凋,方法和传统的日光萎凋大致相同,将茶叶一片一片摊晾在竹匾上,放在房间里,借助自然的通风和温度,让它慢慢失水。
萎凋室要求四面通风,无日光直射,并要防止雨雾侵入。场所必须清洁卫生,且温、湿度要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春茶室温要求18~25℃,相对湿度67%~80%;夏秋茶室温要求30~32℃,相对湿度60%~75%。白茶萎凋历时可达52~60小时。
但如在春茶季节,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无法进行室内自然萎凋,而必须采用加温萎凋。
加温萎凋可采用管道加温或萎凋槽加温萎凋,不受天气条件的约束,并且摊晾厚度相对可稍厚,可处理叶片量大,能缩短白茶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缺点是室温不均,芽叶萎凋程度不一致会出现花杂。
以上可以看出,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更好的生产白茶,于是乎就出现了将日光萎凋与室内萎凋相结合的萎凋方式——复式萎凋。
选择早晨和傍晚阳光微弱时将鲜叶置于阳光下轻晒,每次晒25~30分钟,晒至叶片微热时移入萎凋室内萎凋,如此反复2~4次。
目的在于适应天气条件,解决雨天加工困难的问题,同时控制青叶生化反应以达到适当的程度,提高白茶生产的质与量。
最后,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出来的白茶口感上有无区别?自然是有的,但只有资深的制茶师、评茶师才能察觉出来,要想分出其二者的区别,需要多品多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