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制度下,各地方会向朝廷进献各种名贵土特产,贡茶便是其中之一。
贡茶始于西周,兴于东汉,到了唐朝还在名茶产区设立了贡茶园,由官府直接管理。
由于皇家对于贡茶品质的高标准、高要求,迫使历代贡茶不断创新与发展,促进了制茶技术的改良与精进。
在某种意义上,贡茶为中国名茶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基础。至今,各地还保留着不少贡茶的名称与其传统的风味。
当时,受到阶级地位的限制,一般人是很难喝到贡茶的。时至今日,随着等级制度的消亡,当初的贡茶我们也是可以喝到的。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中国历代皇家贡茶名录,快来看看哪个地方的茶上榜最多?
唐朝贡茶
唐朝,是我国茶叶发展的重要前史阶段。贡茶从唐朝开始构成准则,历代相传,沿用数百年。
唐朝茶叶进贡,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朝廷挑选出产优质茶叶的州,定额纳贡。第二种,由朝廷直接建立贡茶院,专业制作贡茶。
唐朝的贡茶有湖州顾渚紫笋茶、雅州蒙顶茶、睦州鸠坑茶、宣州雅山茶、溪州灵溪茶、峡州碧涧茶、常州阳羡茶、舒州天柱茶等20多州的名优好茶。
其中,唐朝皇帝最爱的非四川蒙山的蒙顶茶,与浙江湖州的顾渚紫笋茶。
蒙顶茶产自四川蒙顶山,是我国进贡朝廷时间最久的名茶。
《名山县志》中记载“蒙山贡茶园,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精细,各司其职,负责到底。山上还专门筑有石屋,供采制贡茶之用。”
顾渚紫笋茶产自浙江长兴县,从唐代至明代洪武八年一直是贡茶。
关于顾渚紫笋茶,诗中描绘:“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宋朝贡茶
宋朝的贡茶制度沿用了唐制,大兴福建建安境内风凰山“北苑龙焙”贡茶园。
在茶学专著上,更上一层楼,有《大观茶论》、《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茶录》等经典,推动茶文化发扬光大。
尤其当时的皇帝,是不爱江山的宋徽宗,他痴迷于茶与艺术,于是出现了茶叶中的艺术品,“北苑龙焙”龙团凤饼。
龙团凤饼,是用福建凤凰山北苑御茶园的茶芽压印而成,茶饼上印着凸凹的龙凤纹饰。
宋徽宗《大观茶沦》云:“本朝之兴,岁建筑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全国……故近岁以来,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将茶叶的饮用价值与艺术鉴赏价值,完美结合在一起,让我国茶叶制作技艺进入了一个新水平阶段。
元明贡茶
忽必烈在大都建元之后,引导蒙人学习汉族文化。元大德六年在武夷山创建茶场,称“御茶园”专门制作贡茶。
不过由于游牧民族性格粗犷豪放,更为喜欢简单直接的冲泡茶叶,这个阶段属于团茶、散茶共存。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上任后彻底改茶饼为散茶,将我国的制茶法、品饮法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明大政纪》记述,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诏建宁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
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深春、光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摇设。
明朝的贡茶有湖州顾渚紫笋茶、雅州蒙顶茶、福建武夷茶、君山银针茶、安徽敬亭绿雪茶、浙江雁荡毛峰茶等名优好茶。
清朝贡茶
清朝在明朝贡茶的基础上有了扩大,以烘青茶与炒青茶为主,制工更加精细。
贡茶产地已经没有了绝对的局限,只要是品质优良的,就可以进献给皇家。创制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广大茶区形成了多种茶类的贡茶。
清朝的贡茶有雅州蒙顶茶、浙江西湖龙井茶、安徽敬亭绿雪茶、牛抵茶、凉山黄郎毛尖茶、广东合箩茶、贵定云雾茶、九龙茗茶等名优好茶。
综上,贡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现代中国茶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