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时不想闹笑话,这些武夷岩茶“行话”你一定要懂!

阅读(153)

武夷岩茶,作为茶叶界的热门,国内外追捧的茶友不在少数,其独特的“岩韵”备受推崇。

在感受岩骨花香时,常常听到老茶客们口中不自觉的说出些“行话”,比如“岗上”、“锁喉”、“水味”等等。

刚入门的茶小白听后,总是一脸懵,完全不知其意,甚至还会觉得武夷岩茶的套路深。

今天,小编整理些武夷岩茶的“行话”,想要从茶小白成为老茶客,茶友们得先知道这些!


岗上
“岗上”是指种植在山岗上的茶,相对于“坑涧”而言的,即产在向阳面山场的岩茶。

比如以“岩”、“峰”、“石”、“坪”取名的山场,多是向阳型的,日照时间相对于其他地方的茶叶更长。

由于茶树长在山岗上,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水系比较少,茶鲜叶内部所积累的芳香物质也较为丰富。

正因此,所产的茶风格多表现为高香型,汤水滋味强烈呈现辛辣感,大部分呈果香,锐则浓长,收敛性强。

岗上茶是以马头岩、天心岩山场为代表,有张扬、霸道、犀利特点。

花名
花名并非是花的名字,也不是“花名册”的“花名”。这里的“花名”产生,与武夷山种茶先民选育优良茶树用于制作有关。

武夷山的历代茶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菜茶的原始品种中选育出许多品质优异且具有特色的菜茶优良单株,单独繁殖栽培采制。

反复比对选择,而后再依据树形、叶色、山岩的地点、香气、滋味等不同的个性特征来为其命名,故称“花名”。

武夷山选育花名的历史,最早可推至唐代,经过千年积累,花名种类越来越多,仅慧苑一岩的茶树花名就有800多个。

还阳
武夷岩茶的做青工序中,有这么一句“看天做青,看青做青,走水还阳”。这里的“还阳”并非神鬼故事中的起死回生,虽然在岩茶制作中有着类似的意思。

做青是制作武夷岩茶的最关键工序之一,是摇青与静置交替的过程。“还阳”指的是指萎凋后,茶青水分从茶梗脉向叶片输送的过程。

“还阳”以后,茶青由柔软无光泽,转化到叶挺、泛暗光,并恢复了一部分弹性。

焙死
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不止有“还阳”的生,也有“焙死”,难怪有人说做茶就是茶叶“死去活来”的过程。

按照传统工艺,岩茶多用炭焙,讲究文火慢炖,将茶慢慢焙透。如果采用急火快速烘焙,岩茶就往往会被焙死。

正常工艺制作下的武夷岩茶,香气馥郁厚稳,汤感醇厚稠滑,回甘绵长,饮后齿颊生津。

而焙死的武夷岩茶有浓烈的烟火味,茶汤滋味苦涩,化不开,没有“回甘生津”,叶底硬邦邦的。

焙死的武夷岩茶,就算再怎么补救,也无力回天了,茶汤滋味一般情况下不会好。

除了以上这些武夷岩茶“行话”外,你还知道哪些呢?

中国最早出现的茶不是绿茶?而是它?

阅读(140)

很多人认为绿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毕竟绿茶工艺简单,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朝,这样认为也无可厚非。

不过在茶学界也有其它的观点,有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类。

神农氏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制茶法,人们只是将鲜叶自然晾干后存放,这与白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制作工艺不谋而合。

我国最早出现的茶类究竟是绿茶还是白茶,目前暂无准确的说法。茶友们,你们更倾向于哪一种呢?

既然提到白茶了,今日不妨就出一期全面介绍白茶的文章,没喝过白茶且对其感兴趣的茶友一定不要错过。

常喝白茶的茶友更不能错过,以下内容连老茶客都不一定全知道,快来学习涨涨茶叶知识吧!


白茶历史
虽说有学者提出白茶是我国最先出现的茶,但毕竟没有确凿的记载可以证明,那下面先来聊聊那些有确凿记载的白茶历史。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已培育出“白茶”品种。

到了宋朝,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

到了清嘉庆初年,才出现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遂又被称为福鼎白茶。

自1891年开始,白茶作为外销茶而存在,在国内的普及度反而不高。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白茶主销仍为日本、东南亚等地区,以白牡丹、贡眉为主产品,少量银针及新工艺白茶。

2007年左右,白茶才逐渐受到国内茶客的追捧,并由此进入了国内白茶市场的高速发展期。

白茶品种
白茶的主要品种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白毫银针,因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制作工艺加工而成。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白牡丹,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贡眉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寿眉是用菜茶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

采制工艺
白茶是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细分有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

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

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

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

白茶冲泡
白茶的冲泡,一般采用盖碗或紫砂壶,也有很多人喜欢煮老白茶,那就需要用到煮茶壶。此外,根据饮茶场景不同,还可以选择玻璃杯。

第一,盖碗冲泡。适合所有白茶种类,尤其银针和高等级牡丹、以及三年以内贡眉、寿眉。

第二,紫砂壶冲泡。适合三年以上各类白茶,但不太建议用紫砂壶冲泡银针。

第三,玻璃杯冲泡。适合银针、高等级牡丹。茶水不分离,要控制投茶不要过量。

第四,煮泡。适合五年以上的老白茶,尤其寿眉、贡眉或低级别牡丹等品类。

此外,白茶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很多茶友都开始存茶,不过要注意白茶对储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定要注意茶叶干燥度、无异味、密封以及避光等问题。

一次性学会这些专业品茶术语,让你成为品茶高手!

阅读(146)

爱茶之人,最期待的事莫过与茶邂逅,一品其独特风韵。但若真遇到好茶,你会如何品评?不会就好喝二字吧?那未免太辜负一泡好茶了。

小编特意找了茶圈大佬,细细询问他们夸茶时出口成章的方法,原来他们常接触品茶术语,耳濡目染之下便学会了应用。

于是乎,小编整理一系列经典品茶术语,还不懂夸茶的你,千万别错过。


挂杯香
“挂杯”最早是葡萄酒品鉴领域的概念,指的是晃动酒杯时酒在杯壁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的糖分越高。

用在茶上面,挂杯香就是指茶汤流经茶杯内壁时,附着在其中的香气。不同品种、不同时节采摘的茶,呈现出的香味也不尽相同。

锁喉
锁喉指的是茶汤咽下后,咽喉过于干燥,出现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也被称为挂喉、叮喉咙。

通常给人锁喉感的茶叶,其原料品质以及工艺都有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或缺陷。

层次感
泡茶时,茶汤的滋味一般都会经历由淡到浓,再由浓到淡的变化,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通俗来说,每一泡茶入口后都可以感受到茶的香气、韵味等,并与前后泡进行对比,发现每一泡都有变化,而这种变化就具有一定的层次感。

生津
生津,指的是饮茶时,茶叶中有机酸物质刺激下颌腺、腮腺和舌下腺,刺激口腔内壁,使其紧束收敛,从而分泌唾液。

此外,生津并非单独出现,常与回甘相伴,组成生津回甘之感。

化开
当茶汤入口,感觉到苦涩味,口腔很快出现生津回甘的感觉,苦涩转化为甘甜,这个就是茶汤的苦涩味“化开”的过程。

通常来说,苦味和涩味能在口腔中化开的茶,才算是好茶。

水味
水味,普遍被理解为“茶水分离”的口感。茶味和水的分离、不融合,尤其在咽下之后,口腔中空无,没有茶味的感觉。

一般茶水分离的情况,会有两种可能:冲泡不当或者茶叶品质不佳。

舌底鸣泉
喝完茶后,舌下清晰感受到不断有津液大量生成的过程。生成的津液,能使口腔持续保持润滑,带来舒适的感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通常品质很好的茶都会带来舌底鸣泉的感受。

两颊生津
是指饮茶后,口腔内壁面颊两侧的部位,能够明显感受到津液不断涌出的过程。

一般普洱生茶、乌龙茶、绿茶容易感受到,一般品质好的茶叶,都带有两颊生津的感受。

茶友们要想熟练夸茶,一定要牢记以上几个品茶术语,在喝茶的时候,尝试用上两三个来形容自己喝茶的感受,长此以往也能出口成章。

别再说喝茶容易败家,那是因为你还没学会蹭茶这门学问

阅读(144)

有人说,喝茶是一门破产的艺术,小到茶叶、茶杯、茶壶,大至茶桌、茶室,全都弥漫着金钱的味道。

要小编说,爱喝茶也是可以省钱的,说破产的人那是没学会蹭茶。通过蹭茶,喝百家茶试百家味,省下钱的同时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茶品,一举两得。

说到“蹭”,很多人心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厚脸皮的形象,但蹭茶则有所不同。蹭茶若是蹭得好,无论是蹭茶人还是茶主人都能皆大欢喜,下面就来教教大家如何有效蹭茶。


蹭茶应具备的修养
首先,要掌握基础的茶叶知识。对茶叶的了解越多,与茶主人的交流更娴熟,蹭到好茶的几率也更大。

如果正巧对某种茶有着深入的了解,不妨分享出来使人受用,之后茶主人也会更乐于请你喝茶闲聊。

其次,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卖弄浅显的学识,只会贻笑大方。遇到实在不懂或者不熟悉的茶时,虚心请教更好。

评论茶叶口感的时候,也不要拐弯抹角的,涩就是涩,苦就是苦,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会牵强自己。

最后,有来有往的相处方式,是一种礼节,更是对人的尊重,是更健康的与人相处的方式。

可以在去蹭茶之前准备一些点心,或者礼品之类的。在整个蹭茶过程中注意礼貌,不要主动要求去主位泡茶,抢对方的风头,除非是对方多次邀请。

适合蹭茶的场合
第一,茶博会,最佳的蹭茶选择,在这种场合下可以蹭到很多种类的茶,并且毫无心理压力,遇到合适就买,不喜欢就走。

但这种场合也不是十全十美,人流量太大了,人挤着人,没有办法细细品饮茶滋味,只能浅尝辄止。

第二,个体的茶叶店,这是很多茶客蹭茶的第一选择,只不过只蹭茶而不买茶,就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

如果和店家还不熟,建议别在同一家店逗留过久,一次蹭茶也最好不要超过三到四种,过久容易抹不开面,最后选择买茶。

第三,茶叶课程。报名一些茶叶课程,在喝到好茶的同时,还能够听老师讲更为深层的茶叶知识,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大部分茶叶课程并不便宜。

喝茶可以防止蛀牙?刚拔掉蛀牙的我悔不当初!

阅读(165)

前段时间,小编陪好友去看了牙齿,好友的牙齿蛀得只剩下一点,迫不得已就拔掉了,顺带着又发现了几颗蛀牙,整套下来就花了三千多,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做牙真的贵!

不过,对爱茶之人来说,或许能放宽心一些,因为茶叶中有种叫做“氟”的微量元素,能够有效预防龋齿。


喝茶健齿
氟主要积累在茶树的叶子中,常常是茶叶的含氟量大大高于土壤中的氟含量,占茶树全株各部分的98.1%,其他部位含量很低。

研究显示,不同茶类,氟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以绿茶的氟含量最低,平均为67.53±69.45mg/kg;黑茶最高,平均为296.14±246.07mg/kg。

从冲泡角度来看,氟的泡出率一般达到80%以上,也有少数茶,如日本玉露茶、番茶、釜茶,只有40%或更少。在泡茶过程中,泡茶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氟的浸出率也越高。

综上所述,粗老茶叶中的氟含量较高,大量饮用这类茶有可能导致过度摄入氟元素;而长时间的熬煮提高了氟的浸出率,也是有可能导致氟含量摄入过量的。

以茶漱口
以茶漱口,是一种被人们遗忘的茶俗。漱口茶如今可能并不常见,而在古代的上层社会却是一种流行。

用茶漱口的细节,《红楼梦》中出现多次,可以说是贾府上下的餐后习俗,极为平常之事。由此可见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茶俗之一,只是今人早晚刷牙,日常也有口香糖之类的替代品,早将这古来有之的习俗遗忘。

日常饮食附着在齿缝间隙的食物残渣,如不及时洗漱、刷净,容易被口腔中的细菌、生物酶所分解或者发酵,产生含氨毒物及亚硝酸盐等的有害物质。

而在茶的鞣酸中含有一种活性成分,用茶水漱口,对牙齿有益。

注意事项
虽说喝茶对牙齿有好处,但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喝浓茶。茶中含有单宁酸,单宁酸与铁、钙反应生成沉淀物,使人体难以吸收,影响铁质吸收和钙质流失,从而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缺钙。

长期饮茶,尤其是饮浓茶,很有可能会导致牙齿变黄变黑,这就是所谓的茶渍,又叫茶垢。

茶渍牙是外源性色素牙中的一种,而错误的饮茶方式,正是导致茶渍牙出现的主要原因,牢固的茶渍是需要通过洗牙才能彻底去除的。

总的来说,饮茶要适度,不可饮用过浓的茶,平时要认真刷牙,每年做1-2次的洗牙,更好的呵护牙齿健康。

大益茶最好的几个品种(大益茶最贵的一款茶叶介绍)

阅读(148)

大益普洱茶是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品牌,始创于1940年,产地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普洱茶也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历经了80多年的耕耘,至今已发展为以普洱茶为核心,贯穿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现代化大型茶企集团,生产规模、销售额、利税以及品牌综合影响力都是一直稳居同行的前列,那你们知道在大益茶里面哪些型号是最贵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益茶最贵茶叶型号
1、 大益茶陈年老树银饼
这款茶品是大益茶中价格最贵的型号之一,特别是以其高雅细腻的香味以及口感清甜回甘而闻名。该茶饼由宜兴紫砂泥壶精心制作,每饼重达357克,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内含的茶叶选择了80年以上的老树茶,其品质十分优秀。

2、 大益茶陈年清韵
这款茶是以云南大益茶中的普洱茶为原料,再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陈化制作而成的。该茶品冲泡之后汤色红艳,有着独特的陈香味,且口感醇厚有层次感,是真正的陈年老普洱茶的代表。

3、 大益茶春芝
这款茶品选用的是中国云南大益茶的特级毛峰茶叶,并将干香与大红袍茶存放在同一个仓库当中,让二者相互交汇,从而形成新的独特的芝香味。这款茶的口感极为细腻,汤色清亮,回味持久,是大益茶中口感最为独特的一款。

4、 大益茶龙头山
这款茶品是以大益茶中的普洱茶为原料,其茶叶经过了长时间的发酵陈化之后,然后再选择出龙头山茶区最为优质的茶叶再进行混合所制作而成的。这款茶的口感醇厚浓郁,香味持久。

南瓜花可以吃吗(南瓜花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139)

当下正是夏季的时节,这个季节正是吃南瓜花的时候,讲到南瓜花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不会相信它也是可以吃的。其实不用惊讶哦,南瓜花也是可以做成一道美食哦!可能吃南瓜花在北方部分地区还是不太常见,由于其金黄的色泽看着就很艳丽,也被称为“黄金花”。让人特别有食欲,带有南瓜藤的清香,还有南瓜花的花香,口感清甜,特别适合热天吃,还能清热和保护心脏。

南瓜花的功效:
1、 南瓜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以及各种的b族维生素,是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2、 南瓜花可以用来治疗炎症,比如消化道炎症或者是呼吸道炎症等。

3、 南瓜花中所含有的芸香甙是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

4、 南瓜花是具有抗癌的功效,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再生。

对于吃花,早就在屈原《离骚》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记载。蔬菜类的花卉比观赏类的花的口感普遍要好。比如广东人除了这个南瓜花之外,还会喜欢吃夜来香的花朵,这些花都是专供吃食而来的。南瓜花是最好的食用花卉,可以用来蒸、炒、炸、烤,既可以入菜也可以当主食。南瓜花的花瓣肥厚,可以做成酿南瓜花,还有椒盐南瓜花,炸南瓜花,南瓜花沙拉,南瓜花炒肉等等,在云南是直接用南瓜花涮火锅。

南瓜花备受营养学家的推崇,被称为“全能蔬菜”从花柄到花冠均可食用。南瓜花对于老人和儿童来说是天然的保健品,但是对于容易过敏的人来说最好少食为宜。

全中国最香的六种茶,全喝过的人几乎没有

阅读(152)

饮茶,最先与茶香邂逅。喝茶喝香,成了许多人走上喝茶之路的契机。生普的花蜜甜香、红茶中的薯香、单丛中的蜜桃香……丰富多样的香型让人为之痴狂。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盘点被誉为全中国最香的六款茶,看看你都喝过几种?

茉莉花茶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茶作为独立于六大茶类之外的再加工茶,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

优质的茉莉花茶是集茶叶之美、鲜花之香于一身的艺术品,滋味醇厚甘甜,香气鲜灵。

以花入茶并不是单纯的花与茶相遇,而是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的复杂交错过程。一杯花茶,汤清色净,馥郁甘甜,但却不见花瓣,只闻沁香。

武夷肉桂
肉桂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用武夷岩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乌龙茶,为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

成品茶外观条索紧实,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带刺激性,汤色橙黄至金黄、透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显软亮,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

在武夷山,素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武夷肉桂的香气迷人霸道,富于侵略性,仅凭茶香就让无数茶友迷恋不已。

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

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

铁观音
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以铁观音茶等品种茶树为原材,用铁观音茶特定制法制成的铁观音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滋味有特殊的甘露味,即俗称的观音韵。

其所特有的花香、果香,并非茉莉、玉兰的鲜花制而成,而是由铁观音的茶树品种、气候、季节及独特工艺引发出来的天然香味。

国内外的试验研究表明,安溪铁观音所含的香气成分种类最为丰富,而且中、低沸点香气组分所占比重明显大于用其他品种茶树鲜叶制成的乌龙茶。

白芽奇兰
白芽奇兰,属于闽南乌龙,原产于福建省平和县,干茶有“兰花”香,茶汤杏黄色,清澈透亮,叶底肥厚柔软,内质香气清高爽锐,品种特征香突出,似兰香悠长。

与铁观音一样,白芽奇兰也有浓香型与清香型之分。 浓香型白芽奇兰,经过一定的焙火,干茶和叶底略有转色,有一种“火米香”。 清香型白芽奇兰,干茶和叶底呈砂绿色,有一股“空谷幽兰”之气。

白芽奇兰与铁观音相比,铁观音香气比较优雅,而白芽奇兰的香气更加高扬、浓郁。

祁门红茶
19世纪末,安徽制茶人模仿福建红茶制法,成功创制祁门红茶,此后该茶一炮走红,广受世界欢迎。与斯里兰卡的乌伐、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祁门香”是祁红品质的特征,工艺繁复考究,整个工序达到了17道,其中精制就有13道工序,被国际上公认为最佳高香茶。

祁门红茶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

不用电子称就能控制好投茶量?(新手必看的2个小技巧)

阅读(131)

一杯好的茶,原料、工艺是关键,但冲泡技术也非常重要。投茶作为冲泡前的第一步,最是让新手头痛。

茶叶放多了茶汤会过于苦,放少了会过于寡淡,作为泡茶新手,如何能掌握好投茶量呢?


标准投茶量
不同的茶类和不同泡茶方式所采用的茶水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具体的投茶量还需要具体判断。

茶青较为细嫩,茶叶内含物质能够较快溢出的茶类,投茶量也应该适量减少一些。如绿茶、黄茶、白茶等以幼嫩芽叶制作而成的茶类,投茶时比例就应控制在1:50。

茶青相对粗老、或者是大叶种茶、茶叶内含物质溢出较慢的茶类,按照1:50 的比例投茶的话就会显得较为清淡而无滋味,因此投茶量就要增多。

如普洱茶、六堡茶、茯砖等,投茶量就要适当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一般在1:20至1:30之间较为合适。

也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可适当增减投茶量,习惯喝浓茶的茶友,可以稍微增加投茶量,反之亦然。优质茶叶,投茶量可稍减,反之亦然。投茶量多则冲泡时间缩短,少则加长。

用电子秤可以得到准确的投茶量,但通常来说,很少有人泡茶会用电子秤,那么接下来就教大家,在没有电子称的情况下,如何投茶可以接近“标准投茶量”。

按体积投茶
有的茶细小、扁平,看起来一点点实际上够重量了;有的茶粗壮、蓬松,看起来很多,却轻飘飘的,差不多放大半壶才够。因此,在家泡茶确定投茶量最便利的方式是看体积取茶。

绿茶和黄茶:所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茶类,盖碗冲泡时,茶叶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即可。

红茶: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稍稍多一些。

乌龙茶: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即可。

紧压茶: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白茶:投茶量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

冲泡,是一个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独立思考,才能逐渐熟悉的技能。灵活调节,多练多品。从开始被条条框框束缚,到逐渐摸索出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是爱茶人必经的修炼过程。

凭什么有名的茶人都是男的?女茶人难道真比不过男茶人吗?

阅读(134)

提及茶界名人,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陆羽、吴理真、卢仝、赵佶等男性茶人。那女性茶人呢?你能说出几个来呢?想必不会太多吧。

要知道,女性茶人对茶文化的影响可一点都不少,我们不应厚此薄彼,今天一起来了解历史上的女茶人与茶的传奇故事。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素来喜欢饮茶,与松赞干布成亲时,陪嫁的嫁妆里都有茶,也正是她将茶文化带入了西藏。

初到西藏时,文成公主因不适应那里少菜多肉的饮食结构,发明了将茶倒进奶中的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奶茶。

后来,文成公主了解了藏民的口味,在煮茶的时候加入了松子仁、酥油等,并根据人们的喜好加入糖或盐,最后发展成了藏区特色的酥油茶。

直到今天,西藏人民还会以酥油茶接待八方来客。

李季兰
唐朝是我国茶文化繁荣发展的朝代,诞生了我国首位女茶艺师——李季兰。

李季兰拜陆羽为师,与茶圣惺惺相惜、心意相通,他们常一起煮雪烹茶论茶,她对茶的造诣自然不可小觑。

她虽然因政变而香消玉殒,但她的茶艺却流传了下来。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使茶水清香可口的擂茶据说就是她传下来的技艺。

梅妃
梅妃原名江采苹,是唐玄宗的宠妃,她与茶流传最广的故事便是与唐玄宗斗茶。

唐玄宗喜欢品茶,宫中也时常举行茶会。茶会时,众多妃嫔把自己珍藏的茶叶拿出来,大家一起品尝点评,选出色香味俱全的为胜。

在一次茶会中,梅妃的茶不但在妃嫔中胜出,而且还成功击败唐玄宗的茶叶,拔得头筹。

唐玄宗输了未免有些不快,聪慧的梅妃立刻劝慰道:这是陛下让着臣妾呢,而且这只是一个游戏,哪能跟陛下的千秋大业相比呢?”梅妃也因此更受唐玄宗的宠爱。

鲍令晖
陆羽在《茶经》列举了诸多茶人,其中只有一位女性,那就是鲍令晖。鲍令晖是南朝的女文学家,也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

鲍令晖之所以能被收录进《茶经》中,并不是因为她茶艺多么高超,也不是因为她能够品尝出哪款茶来自哪个山头,而是因为她在诗词上闪耀的才情。

南朝梁代人钟嵘在《诗品》中说:“令晖歌诗,往往断绝清巧,拟古尤胜。”由此可知,鲍令晖是典型的才女型茶人,因此才得到了陆羽的推崇。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载:“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恶3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

大致意思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经常比拼记忆力,指书说史实,考对方猜在某书、某卷,要具体清晰到第几页第几行,猜对者,先品茶。赢的人由于太过开心激动,以至于茶杯倾覆不得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