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之光!茶叶品牌推荐,闭眼入绝对不会踩雷!

阅读(333)

上次和大家聊了如何挑选口粮茶,就有茶友在后台询问小编,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挑选,想要小编直接推荐几个不错的茶叶品牌。

于是乎,小编整理了几个目前较为知名的国内茶叶品牌,排名不论先后,保证大家闭眼入不会踩雷。

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是世界500强中粮集团成员企业之一,成立于1949年。

作为国内茶叶的领导品牌,中国茶叶连续多年在茶行业百强中排名第一,是中华老字号资源库中唯一一家全品类茶叶企业。

70年来,中茶多次为国家重大活动提供茶叶供应保障及品鉴服务,多次作为国礼飘香海内外,深得海内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成为中国茶叶的象征。

对于北方地区的人来说,中茶猴王牌茉莉花茶可以说是无数人儿时的回忆。从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这样一包,红金相间的猴王牌“特级”茉莉花茶。

大益茶
大益前身为勐海茶厂,2004年改制后正式更名为大益茶厂,品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打造过“红印”、“大益7572”、“大益7542”等经典茶品。

民营化后的大益与多家芳村茶商合作,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销商体系,仅用了几年时间便成长为普洱茶行业龙头企业。

大益普洱茶熟茶的总体品质特点:陈香显著、汤色红浓、滋味醇厚、口感爽滑、经久耐泡等。

大益普洱茶生茶的总体品质特点: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滋味浓厚、回甘生津快、经久耐泡等。

八马茶业
八马茶业源自百年制茶世家,其创始人王文礼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八马茶业连续10年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连续2届获评“中国茶(叶)行业标志性品牌”,连续6年入选“中国品牌价值500强”。

八马茶业制作的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连续2年获原产地茶企纳税双冠,安溪铁观音已连续13年全国销量领先。

八马四大茗珠之美誉的铁观音代表产品赛珍珠铁观音11111,更是以其独特三香享誉中外。

品品香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于白茶原产地——福建福鼎,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白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拥有文洋、河山、南广、一顶山、棠园、牛埕下等六大高山生态茶园,链接农户茶园3.5万多亩,管理并辐射4万多亩的茶园基地,超过福鼎全域可种植茶园总面积的10%。

全国拥有品牌专卖店600多家,连续多年福鼎市白茶行业纳税第一,企业纳税占福鼎白茶30%以上,连续8年白茶全国销量领先,是中国白茶领导品牌。

杭州茶厂
杭州茶厂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浙江省杭州茶厂始建于1949年,2000年转制,素有“东方第一茶厂”之美誉。

杭州茶厂有着60多年的茶叶生产、加工经验、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主要产品有龙井茶、花茶、红茶、杭白菊等,以“西湖”著名商标为品牌。

“西湖”牌茶叶品质优异、原料采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区,芽叶细嫩、成朵、茶香沁人,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享誉中外,销量巨大,屡获好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茶越喝越贵,到底是谁在骗我们钱!茶企说亏钱,老茶农直呼冤枉!

阅读(287)

又到一年年底,各大平台的年度账单都出来了,小编瞧了一眼,发现今年花在喝茶上的钱居然是去年的一倍还不止。

可是对比去年的饮茶量,今年也并没有增加太多,茶叶档次也差不多,那为什么价格会贵这么多呢?

到底是老茶农出售茶青涨价不少,还是茶企蓄意抬高茶价?又或是什么呢?究竟是谁在骗我们的钱!

如果你今年也花了很多钱在喝茶这件事上,请一定要看完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帮你省下一大把钱。


为什么茶越喝越贵
2022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在其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茶叶产量318万吨,增产8.3%。”

2021年茶叶出口量总计为36.94万吨,扣除这部分数字,可以确认中国茶是存量市场:供过于求,均价难以上涨。

当然,也有一些茶叶资源较为稀缺,出现逐年涨价的现象,譬如头春头采的茶品类。那其他的茶品类的价格为什么会逐年上涨呢?

第一,人工成本上涨。很多地方熟练采茶工出现用工荒,直接影响到茶叶产量,仅仅采摘期的人工成本就已占到茶叶的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第二,通货膨胀。自2021年以来,美国为了提振因疫情而萎靡的经济,开始疯狂印钞,俄乌战争加剧油价的上涨,这些因素最终形成全球性通货膨胀。

在此背景下,整体物价水平大概率会温和上涨,茶叶价格上涨也是大概率事件了。

第三,茶企、茶农、茶商对于利润的追求,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茶企会根据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产品高中低端的定位,确定每年茶叶价格是否涨价。

第四,茶叶过度包装。为了迎合人们的消费观念、扩大销路,各大茶企将包装做得非常花哨,这部分成本最终又落到了消费者头上。

如此看来,茶价一直上涨,会不会以后都喝不起茶呢?其实也不会,如果看完今年的年度账单,觉得花在喝茶的上多了太多,不妨选择经济实惠的口粮茶。

口粮茶挑选指南
首先,品质要有保障。每个人喜欢的茶品香气、滋味和口感都有不同,但是最基本的口感纯正、干净卫生、无异杂味等条件都是需要保证的。在选购时,要注意先看外观、闻气味、再看汤色与滋味。

其次,适口为珍。选择口粮茶时,一切还凭个人喜好做决定。也可以每种茶都买点,喝喝看。经过对比之后,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

再者,价格实惠。口粮茶最大的特点就是像日常的口粮一样,让大家消费得起,价格实惠,性价比极高,让茶真正成为每日不可或缺之物,让好茶成为人人都喝得起的日常饮品。

最后,就算是购买口粮茶,也不能图便宜买那种几块钱送到家的茶叶,也不要专挑贵的、名牌的买,一不小心就会花冤枉钱。

品质有保证,价格也符合大众消费的茶叶也并不难找,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可能它们的名气没有那么大,因此很容易就被人忽略了。

比“喝油”还可怕4类主食(减肥不建议吃的高热量食物)

阅读(357)

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中华美食更是誉满天下。但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就越来越讲究,也吃得越丰盛。再加上平时上班一坐就是一整天,运动又少,下面小编给大家列出来的这几款主食应该很多人都喜欢吃,但这些食物还是尽量少吃。

4种“含油大户”的食物
1、 油条
几乎全国占了一半以上的人都喜欢在早餐吃油条,比如河南的油条配胡辣汤、天津煎饼卷油条、上海油条配豆浆、广东肠粉卷油条等等。油条因为外皮酥脆,里面软而有嚼劲,吃了一根还想吃一根,但油条是油炸的,所以里面含有的油量大约是8—10克,这比例就是占了我们身体一天用油量的三分之一了,如果长期食用,是不利于人体健康。

2、 烧饼
烧饼又香又酥,所以很多人早餐都会选择烧饼,尤其是麻酱烧饼、油酥烧饼、酱香饼、手抓饼等等,这些热量都是非常高的,还是少吃为好。

3、 炒饭
因为白米饭简单无味,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吃白米饭,却喜欢在白米饭里面加入鸡蛋、肉等进去炒。但是炒饭肯定用的油量会比平时的多,所以吃多了也不健康。

4、 拌面
因为在拌面的过程需要加入各种的酱料,那样的拌面热量也是非常高的,也不适宜多吃。

小满适合喝什么茶养生(小满喝茶要注意这4点)

阅读(331)

在24个节气里面,每一个都有其寓意,不过很多节气都是与农业有关的,小满节气就是其中一个。相对夏至、立秋、小雪等比较明显含义的节气,小满的含义就更难懂一些。那你们知道小满节气应该喝什么茶?哪些小满的养生注意些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春喝花茶,夏喝绿茶,秋喝青茶,冬喝红茶”。所以,在小满节气肯定是要喝绿茶的,因为绿茶是属于不发酵茶类,其口感清爽,而且有很好的清热降火的功效,在炎炎夏日每天喝上一杯绿茶,自然是要清凉不少的。再者,绿茶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由于夏季阳光强烈,紫外线会刺激我们的皮肤,从而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使得我们皮肤粗糙、失去弹性,所以选择喝绿茶是没错的。

喝绿茶的一些注意事项
1、 多喝热茶,不喝凉茶
我们即使在夏天喝茶也必须喝温的,绝对不能喝凉透的茶水,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将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都是优胜于凉茶。而且,冰冻的东西本身对人的胃也是形成一定的刺激,任何时候都不适宜多喝。

2、 要适量喝绿茶
虽然绿茶是夏天的首先,但是我们仍然要保持喝茶适量的原则,每天喝茶最好是在5—15克左右,绿茶再怎么好,大家也不要贪杯哦!

3、 绿茶不适宜反复多次或者长时间浸泡
绿茶中的多数有效成分在第一次冲泡后浸出量是最大的,再经过三次冲泡基本就达到全量的浸出,因此,绿茶一般都是冲泡3、4次最为合适。

4、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绿茶
如果你是属于肠胃不太好的人群,又或者你是属于体质本身是寒性体质的人群,那么,即使在夏天这么炎热的天气,都提醒你不适宜喝绿茶的。可以改喝其他茶类,比如白茶、乌龙茶等,也是很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饮用。

喝茶根本就不健康?中国人十大不良饮食习惯就有两个与茶相关!

阅读(305)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向来讲究“民以食为天”,在饮食上可谓登峰造极。

虽说美食做得色香味俱全,但要说吃得健康那并不见得。参照科学膳食指南,中国人就有十大不良饮食习惯。

其中,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健康饮品的茶,也有两条不良饮食习惯与其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人的十大不良饮食习惯,快来看看你占了几条!

无辣不欢
中国很多地方的人可谓是“无辣不欢”,譬如川渝、湖南、江西等地。

可是过度吃辣容易形成胃溃疡,近些年来,胃溃疡的病人越来越多,十个中有九个都是平时生活中爱吃辣的人。

饮食油腻
中国人有个习惯,一到节假日或是重大的日子,必须通过吃来庆祝一番,而且吃得越好,吃得越贵,才有仪式感。

而过于丰盛的宴席,一般都有过油、过咸、过辣、过甜这些问题,大鱼大肉吃多了,加重身体的负担不说,发胖在所难免,还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聚餐不使用公筷
聚餐少不了胡吃海喝,然而,由于很多人都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这就给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增加了契机。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胃部的致病菌,不仅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

边吃饭边玩手机
现代人吃饭必须玩手机,吃饭十分钟,找下饭剧两小时,这是个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是吃饭的注意力被手机吸引,对于饥饱的感知程度低,容易过食,而且稍不留意,还有可能会噎着。

爱喝浓茶
很多人喝茶可能半杯子都是茶叶,总觉得这样才够味儿。郑重提醒,爱喝浓茶的注意了,这个习惯百害而无一利。

茶中的成分过浓会造成心跳加快,还会对肠胃产生刺激,影响消化功能。

盐分摄入过多
中国人均每日的盐摄入量一直居世界前列,而且中国人有喜欢腌制食物的习惯。

根据居民膳食指南的标准,成人每天摄入的盐分不超过6g,婴幼儿则更少。6g的盐大概就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还不包括酱油、蚝油、酱料中的盐份。

这么看来,几乎每个家庭都会超标。

零食当正餐
很多年轻人喜欢吃零食,有的时候甚至不吃饭只吃零食,但很多零食的成分并不健康。

吃零食过量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健康。

水果吃太少
每人每日水果食用量应为250g,但很多人甚至一天都不吃水果。

水果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想要追求更加健康的饮食方式,应该多吃水果。

进食速度过快
进食速度过快,食物未得到充分咀嚼,不利于口中食物初步消化,加重肠胃负担。

且吃得过快,身体还不能意识到吃饱了,于是吃得更多,特别容易营养过剩,造成肥胖。

喝茶过烫
老一辈人无论吃饭还是喝茶都趁热,偏好啜饮刚泡好的热茶。

可是水温过高,非常容易烫伤口腔、咽喉,对身体造成伤害。

以上这十条不良饮食习惯,你占了几条呢?

喝茶叶水拉肚子怎么回事,一定记得避开这六种情况!

阅读(292)

一杯好茶,饮后令人神清气爽;一杯坏茶,喝了肚子能闹半宿。

如果大家在平时饮茶时,发现茶叶出现了以下六种情况,记得赶快丢掉,喝多了可是会要命的!


烟味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炒茶的人技术不熟练,时间控制不当,就容易导致锅里的茶叶炒糊了,这时候出现的烟味是极为不愉快的。

如何辨别这类茶呢?其实也很简单,如果绿茶呈现微黑、枯绿、欠润的色泽,红茶枯暗,泡开后能够闻到一股较为浓烈的烟气,尝滋味时烟味也很浓,且不易消失,那便是劣变茶。

当然,也有例外,如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因为用松柴熏制过,茶叶自带松烟味,备受茶友青睐。

焦味
在茶叶炒制时,如果温度过高,或者翻炒不及时、不均匀,或就会让茶叶产生焦味。通俗的说,就是“炒糊了”,在口感上也自然欠佳。

如绿茶、乌龙茶、黑茶等制作时需要下锅杀青的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茶叶很容易碎裂,闻起来有焦饭味或者锅巴的味道,冲泡后焦味依然存在,叶底卷起,不易伸展,上面有黑色斑点等异色。

霉味
毛茶在初制过程中,由于不够干燥或者贮藏地点潮湿等原因,茶叶内含有的水分增加,气温升高,发生霉变。

黑茶、熟普等渥堆发酵时,微生物控制不精准,也会导致茶叶霉变。

通过鼻子嗅闻会有明显的霉味,或者是茶汤颜色深并有粉状物漂浮在上面。那么这种茶确定是霉变茶,不能再饮用。

酸味
部分发酵茶在杀青、揉捻、初干后,需要摊凉,让它进行后发酵,第二天进行布球揉捻及再干燥。

如果在后发酵阶段,由于初干茶叶的含水量过多,致使微生物活动,茶叶将出现酸味现象。

如果热嗅、冷嗅和尝滋味时,都有一股馊饭味,就属于劣变茶。酸味茶一般汤色常常较为浑浊,如果气味特别严重,肯定是不能饮用的。

水闷味
在制茶时部分环节不精准,譬如杀青时未及时抖动茶叶,摊晾时堆的过厚,或水蒸气一直存在,都会让茶叶有水闷味。

如果采摘时刚好碰到雨天,或露水比较多,则会让鲜叶的含水量偏高。这样的原料制作出来的茶大部分情况下会香气低迷。

这一类茶叶,色泽灰黄不具油光,茶汤混浊不清且有闷味。

变色茶
各种茶叶都有着不同的外形、色泽,如果失去其独特色泽,即为变色茶。

以绿茶为例,绿茶变色茶为红梗、红叶,如果变红的程度较轻,看外形色泽正常,开汤后叶底有红梗但无红叶,可以适当饮用。

如果程度较重,看干茶色泽欠绿润或者带有杂色,冲泡后叶底有红梗、红叶,便不可饮用。

茶友们,不妨现在拿出家里的茶叶,对照上面的六种情况,看看你的茶叶品质如何。

全国各地的茶俗大盘点,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阅读(299)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饮茶历史悠久,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俗。


江西:新娘茶
这个茶俗流行于江西婺源一带,姑娘出嫁前用红丝线把翠绿的嫩茶芽扎成绚丽的“花朵”,婚礼后新娘用这个“茶花”敬奉公婆及亲朋好友。

此外,新娘还会冲泡冰糖桂花茶,取甜蜜之意,向亲人传递吉祥如意的祝福。

茶与婚礼结缘,始于唐朝的文成公主,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就把茶叶作为嫁妆带到了西藏。而古人之所以会将茶与婚姻结合,是因为他们认为“茶不移本,植必生子”,意味着从一而终,不移其志。

福建:斗茶
福建武夷山斗茶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宋代,武夷山斗茶活动就已蔚然成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以此为乐。

苏轼就曾在诗中写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斗茶是一场茶叶品质鉴定盛会,是一次种茶、制茶技术的行业竞技和交流。800多年来,从民间到官方,武夷山的斗茶赛事源源不断。

云南: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三道茶最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现在已经成为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第一道,“清苦之茶”。将茶置于砂罐内烤至叶色泛黄,注入已烧沸的开水,片刻后倾出茶水。

第二道,“甜茶”。茶为清淡的感通茶,放入大理特产的红糖、核桃仁、桂皮等配料一起煮,煮沸倾入茶杯品饮。

第三道,“回味茶”。配料极多,喝起来甜、酸、苦、辣俱全。

浙江:元宝茶
元宝茶,从字面上并不难理解,它带有“富贵”、“财富”之意。

元宝茶由杭白菊、金橘、橄榄组成,杭白菊象征吉利,金橘象征富贵,两头尖尖的橄榄象征金元宝。

橄榄、金橘、菊花在碗中起伏,趣味丛生,象征对客人的欢迎;招待宾客以元宝茶,祝福客人在新年好运,财源滚滚。

广东:叹茶与吃茶
广州地区的饮茶文化,又称为“叹茶”。“叹”之一字,有品味、享受之意。一日三叹,叹早茶、叹午茶、叹晚茶。

“叹茶”,不是独立的喝茶品茶,而是会和菜品、食品等进行搭配,酒楼是最常见的叹茶场合。

而吃茶主要在潮汕文化区域,工夫茶几乎从早到晚都不停歇,吃茶的家人或是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等都统称“胶己人”,3个瓷杯摆成品字形,依次斟满、轮番饮茶。

正是这些不同饮茶习俗和文化的大放异彩与融会贯通,中国的茶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除了以上这些,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有趣的茶俗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为什么你买的茶不耐泡?有可能是这几个原因!赶快了解一下

阅读(322)

在评判一款茶叶品质的时候,除了色、香、味、形之外,很多茶友也会比较关注耐泡度,甚至很多人将耐泡度作为鉴别茶叶优劣的评判点。

不过,大多数人对此只停留于表面的判断,认为茶叶不耐泡,品质就是不好。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西湖龙井的耐泡度就不及普洱茶,可西湖龙井的品质并不差。

难道将耐泡度作为评判茶叶品质的要素是错误的?不管耐不耐泡都是好茶?为什么不同种类的茶叶,耐泡度不同呢?

下面,小编就来一一为大家解开这些疑惑。


耐泡一定是好茶吗?
耐泡度,顾名思义,就是茶叶是否经得起冲泡的一个标准。耐泡体现了茶叶内含物质丰富,但是与茶叶好坏并无绝对关系,耐泡度只是判断茶叶质量的一个方面。

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特点,要判断茶叶的品质,要综合其干茶、香气、滋味、叶底等因素,不能用是否耐泡来一概而论。

只不过,同样的茶类,一般来说,茶叶越耐泡、滋味越醇厚、香气越丰富,品质越好。

决定耐泡的因素

1、茶树品种

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直接影响着茶叶的耐泡度。而各种茶叶的茶多酚含量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不同茶叶的耐泡度也不同。

相对来说,茶叶中主要成分茶多酚含量乔木种最高,其次为半乔木、灌木,大多数的普洱都是采用乔木型的叶片制作而成,属于较耐泡的一类。

2、茶树树龄及叶片老嫩

茶树树龄越大,滋味越醇厚,耐泡度越高,这也是有的茶友追捧古树茶的原因之一。

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正因此,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

如:绿茶的原料一般较嫩,嫩芽的酚氨比很高,鲜美清香。而乌龙茶采到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叶片有一定的成熟度,相比绿茶更耐泡。

3、制作工艺

不同的制茶工艺也会对茶叶耐泡度有影响。比如发酵,经过发酵的茶叶,其内含物质更加丰富,更加耐泡。像黑茶这种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其耐泡程度比不发酵的绿茶自然要高一些。

又或如揉捻,同样的原料如果揉捻程度过重茶汁浸出就会很快,那茶叶的耐泡度就会下降。

除此以外,茶叶的整碎度也会影响耐泡度。越完整的茶叶越耐泡,茶叶碎末一般很容易会泡出味道。

4、冲泡手法

前面三点主要是茶叶自身的影响因素,接下来再来说说人为的影响因素。

泡茶时如果开始没泡好,就会影响后面的口感。冲泡的温度不适宜,浸泡时间过长,茶水比例不对,都会使茶叶内含的物质过早析出,后面的味道就会变淡。

另外,很多茶友都是茶汤见底才续杯,正确的做法其实是留至三分之一续杯,可以有效保证茶汤滋味。

总而言之,耐泡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款茶内含物质的丰富程度和品质的高低,但耐泡度并不是判断一款茶是否优质的充分必要条件。

抹茶就是碾磨成粉的绿茶?这是真的吗?

阅读(302)

抹茶冰淇淋、抹茶拿铁、抹茶蛋糕……抹茶以清新的口感征服了无数吃货,涌现了大批网红抹茶店,前去打卡品尝的人不在少数,抹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因为外观看起来和绿茶粉相差不大,很多人都将抹茶认作是碾磨成粉的绿茶,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抹茶是什么?
在了解抹茶与绿茶粉的区别之前,我们先知道一下什么是抹茶。

抹茶是以无公害优质鲜叶为原料,经碾磨而成的天然超细蒸青绿茶粉末。如果从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来划分,抹茶属于蒸青绿茶中的再加工茶类。

抹茶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发展于唐朝,宋代达到鼎盛。但可惜的是自明代以来,就改用茶叶冲泡喝汤。

目前在世界上颇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过1191年遣唐使荣西在中国学成后带回日本,抹茶在日本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

抹茶与绿茶粉的区别

第一,制作工艺不同。

抹茶和绿茶粉都是以绿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叶细粉,乍看之下的确十分相似,都具有绿茶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等特性。

但是,从选种、栽培、杀青再到研磨等各个生产环节,抹茶的制作过程都比一般的绿茶粉更为严格、更加特殊。

杀青是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目的是通过高温处理来蒸发掉鲜叶中的部分水分,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普通的绿茶粉对茶叶的杀青方式没有特殊要求,蒸青、炒青、烘青的绿茶均可作为绿茶粉的制作原料;而抹茶的制作必须采用蒸青的杀青方式,即通过高温蒸汽来对鲜叶进行初加工。

此外,茶叶的研磨也是抹茶加工的另一个关键工艺。普通的绿茶粉通常是将杀青烘干后的茶叶直接进行快速粉碎;抹茶的研磨过程则要讲究得多,一般要先经过粉碎、过筛、去梗之后,再进行精细的研磨加工。

第二,品质特征不同。

抹茶和一般的绿茶不同,绿茶是让茶叶在水里浸泡后移除。至于抹茶,喝的是全部的茶叶。

抹茶口感上苦涩感弱而回味甘甜,普通绿茶粉则没有这种口感。绿茶粉冲泡出来的茶,呈草绿色,泡沫少,口感泛苦。

颜色上,抹茶呈现鲜亮的青绿色,而绿茶粉则是浅绿色。抹茶和绿茶粉所散发的香味也不同,好的抹茶会有一种独特的“海苔香”。

除了色香味上的区别,抹茶粉末远细腻于绿茶粉。

抹茶粉通常在800-1000目左右,目数越高,抹茶的溶解度越好,越容易被人体吸收。而市面上一般的绿茶粉的目数通常在300目左右。

综上所述可知,抹茶是绿茶粉,但绿茶粉却不一定是抹茶。不过,市面上有不少不良商家将绿茶粉充当抹茶售卖,茶友们一定要睁大眼睛辨别,可别买到冒名顶替的抹茶了。

适宜夏天吃的酸性食物(夏天多吃酸性食物的好处)

阅读(281)

由于现在的气温正在慢慢的上升,人消耗的能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会影响到我们的食欲。有这么一句俗话:“夏食酸,病不沾”。酸味食物不仅能帮助我们身体去除油腻,还能消暑祛火和去除潮气,从而改善天气炎热给我们身体带来的损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酸性食物吧。

夏天为什么要多吃酸性食物?
1、 能敛汗祛湿
夏季温度高导致出汗多,从而容易丢失津液,需要适当吃点酸性的食物,酸性食物中的酸味有敛汗祛湿的作用,可补充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2、 杀菌防病
夏季湿热的天气,食物容易发酸寄生细菌,酸性食物具有杀菌作用,夏季使用酸性食物可以增进食欲,杀菌等功效

3、 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夏季人体消耗量大,营养物质补充量也需跟上,饮食中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C、B1、钙等,多吃酸性水果和食品可以增加和帮助钙、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吸收。

酸性食物有很多,大都是水果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等,这些水果的果汁都是比较酸的,多食用可预防流汗过多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此外,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没有食欲,吃一些酸的水果有助于健胃消食。除了水果之外,夏天还可以多吃点醋,夏季也是胃肠疾病的高发季节,醋酸可以杀菌消毒,因此加一些醋还能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