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你的家乡就已经生产的茶叶,你现在还在喝吗?

阅读(292)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

茶从药用到食用,再到饮用,经过了漫漫的历史演变,饮茶方式也历经了数次变化。

那些在古籍资料中被赞誉的茗茶,有些由于种种原因失传,有些至今还在被茶客们饮用。

今日依循古籍资料以及茶文物,一览百年前各地方的茗茶。瞧瞧看几百年前你家乡喝的茶叶,至今你是否还在饮用?


安徽省
唐元和年间,李肇《国史补》记载,贡茶品目内有舒州天柱茶、宣州鸦山茶、饶州浮梁茶、寿州黄芽茶。

宋代《本草衍义》提及:“东晋元帝时,温峤官于宣城,上表贡茶叶一千斤,贡芽三百斤。”当时安徽贡茶主要有宣州鸦山茶、池州九华山茶、舒州开火新茶等等。

明代开始,朱元璋实施废团茶兴散茶的举措,六安茶成为了祭祀皇家祖先的祭品茶,之后松萝茶也成为了皇家祭祀的茶品。

到了清朝,据乾隆三十三年《宫中进单》记载,安徽区域的部分贡茶有:珠兰茶、雀舌茶、银针茶、六安茶、雨前茶、松萝茶、黄山云雾、黄梅片茶、六安芽茶、黄山毛峰等。

福建省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即公元376年,比陆羽的《茶经》还要早个三百多年。

唐朝时福建就是中国茶的主要产区,后主李煜派遣擅长制茶的官员为北苑使,到建州创建“北苑龙焙”,北苑贡茶自此开启了扬名之路。

在清代,根据史料记载,有多种武夷茶成为贡茶,包括武夷茶、小种花香、岩顶花香茶、天柱花香茶、工夫花香茶、莲心茶、莲心尖茶等等。

清朝的《福建通志》中就曾记载,“茶:七县皆出,而龙凤、武夷二山所出者尤号绝品。”

云南省
东晋《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云南产茶,距今约1600多年。

到了唐朝,普洱茶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生产,称为“普茶”,西蕃人即已饮用普洱茶。

由于地理悬隔,到了宋朝,中原地区逐渐认识普洱茶,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提到:“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

清阮福的《普洱茶记》记载,具体的普洱贡茶品类有八色,即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

浙江省
浙江作为我国茶叶重要产区之一,浙茶在唐宋时期就已经非常繁盛,茶圣陆羽曾长期居于湖州苕溪,在此完成著作《茶经》。

据陆羽《茶经八之出》所记,浙江已有10州55县产茶,当时就基本形成了茶叶生产分布区。

李肇《唐国史补》记载,当时全国贡品名茶有14品目,其中浙江有湖州顾渚紫笋茶、婺州东白茶、睦州鸠坑茶。

宋代是浙江茶叶的繁荣时期,茶市、茶肆迅速发展,“径山茶宴”走出国门,传播到日本。

到了清朝,龙井茶开始闻名,每年都有大量的龙井茶进贡给朝廷。此外还有黄茶,《大清会典》记载,浙江布政司每年进贡黄茶达一百二十篓。

湖南省
依据史册《汉志》记载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推测,湖南的产茶史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

《甘、青、宁史略》文载:兰州及河西喜用砖茶者多数为“茯砖”又称“官茶”,其叶制自湖南。

古丈毛尖、沅陵碣滩茶,安化云雾茶、渠江薄片、岳阳君山的黄鹤翎、君山毛尖、资兴的狗脑贡、常宁塔山峭等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茶。

明清时期,湖南茶叶是与西北少数民族茶马交易的主要商品,并被大量出口到欧洲,以安化黑茶、红茶为主。

成都哪些茶叶比较出名好喝(成都最有名的三款茶)

阅读(544)

成都人的生活便与茶叶产生了许多无言的碰触。喝茶,对成都人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在茶室点上几杯普洱茶或者叫上两杯青茶,便可品味茶之风韵。大家应该知道,四川成都都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售茶的地区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种植、制作、饮用茶叶的起源地之一。

成都哪些茶叶比较出名
1、 青城雪芽
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幽甲天下的道教圣地孕育独绝天下的青城道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谓之青城茶“天下第一”,自宋代起青城茶就曾借助中外闻名的茶马古道,把茶叶远销海外。

2、 邛崃黑茶
邛崃黑茶于2014年由花秋茶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创新改良的“邛崃黑茶,王者之香”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其“香、醇、陈、红、厚”的口感在夏威夷等地受到热捧。

3、 浦江雀舌
蒲江雀舌是四川省浦江县特产茶叶,浦江县独特的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形成了其“芽头饱满匀整,外形扁平挺直,形似鸟雀之舌,色泽翠绿光润”;其内质香气馥郁高长。先后也被获奖无数。

成都给我们的感觉一直就是麻辣鲜香的城市,大家没想到成都也有这么多好喝的茶叶。成都除了茶叶之外,还有一些蜀锦蜀绣、文君酒、浦江米花糖、新繁泡菜等等。

武夷岩茶只有老枞水仙,没有老枞肉桂吗?

阅读(326)

武夷岩茶之中,名气最大的非大红袍莫属,接着便是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名优好茶。

其中,水仙系列的“老枞水仙”,在武夷岩茶之中的地位也很高,尤其是其独特的枞味,备受老茶客们的喜爱。

既然武夷水仙有老枞,那么武夷肉桂是不是也有老枞呢?怎么都没听说过呢?

今天,我们先从“老枞”入手,以及茶友们魂牵梦绕的“枞味”为何物,再来聊聊为什么没有老枞肉桂!


什么是老枞?
武夷山当地人把茶树龄超过一甲子(即60年)以上的茶树称作“老枞”,一般老枞的树干上长了很多青苔。简单来说,“老枞”也可以理解为“老的茶树”。

老枞茶树最显著的品种特色就是“枞味”,树龄越久“枞味”越显。是否有“枞味”与正岩、半岩、外山无关,并不是只有武夷山正岩产区就才是正宗老枞。

只是山场环境不同,制茶师手法的不同,使得茶叶所表现出来的“枞味”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什么是枞味?
“枞味”一般出现在半乔木、乔木树种上,灌木型茶树偶尔也有,但极少出现。在已知的“枞味”概括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种,苔藓味。老枞茶树长满了苔藓类植物和蕨类植物,越老的茶树,它吸收的苔藓汁液越多,它的枞味也就更明显。

第二种,木质味。以水仙为例,水仙属于小乔木型茶树,此类品种茶最本质的味道就是木质味。较好的老枞茶,木质味由始至终一直都在。

第三种,粽叶香。也称“糙米味”,有人认为这种味道并不是老枞的特征,其他传统足火烘焙的茶退火后也常会表现出粽叶的香味。

为什么没有老枞肉桂?
上世纪30年代,在“当代茶圣”吴觉农《中国茶业问题》中提到了“茶树越老,茶质越硬,品质越低劣。”

所有品种包括肉桂,品质会随着茶树树龄的增加而降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而水仙则是例外,反而会随着茶树树龄的增长,在不影响品质的基础上,出现了“枞味”,至于原因,茶学界至今尚未研究出来。

就算肉桂茶树树龄到了“老枞”的时间标准,品质也不会像老枞水仙越来越有韵味,品质已经下降。

尤其以“香不过肉桂”闻名,随着茶树树龄的增长,茶叶内含物质在不同程度下降中,肉桂的香气也会削弱,滋味不如原先的。

有些商家看到老枞水仙受茶友们喜爱,就会打着“老枞肉桂”的噱头,以高价来牟利,茶友们可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辨别。

国际茶叶分类标准将普洱生茶划为绿茶?这是真的吗?

阅读(370)

众所周知,云南普洱茶被分为生茶与熟茶,普洱熟茶属于黑茶是毋庸置疑的,而普洱生茶的归属一直以来争议颇多。

2023年4月18日,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 茶叶分类》发布。

该标准由我国主导制定的,依旧按照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分为六大茶类,同时规定了做形、闷黄、渥堆等关键工序名词术语。

其中明确普洱熟茶属于黑茶,普洱生茶则没有明确归属,反而将普洱生茶的原料晒青毛茶划定为绿茶类。

这是不是意味着普洱生茶以后就属于绿茶了呢?该话题引起了茶叶界的热烈讨论,主要被分为四派,各执一词。

观点一:生普是绿茶
之所以会将普洱生茶认为是绿茶,主要是因为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有异曲同工之妙。

普洱生茶的原料晒青毛茶加工的工艺流程,与茶叶分类中绿茶下属子类晒青绿茶的工艺流程,皆经过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的工序。

而普洱生茶只是在晒青茶之上多了一道“蒸压成型”的步骤,让其具备紧压茶的形态。

在我国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和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中,晒青茶都属于绿茶。

观点二:生普不是绿茶
虽然普洱生茶与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一样,但是生普具备越陈越香的特性,绿茶则主要喝一个“鲜”,并不适合长期储存。

普洱生茶在陈化过程中,在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下内含物质发生变化,出现蜜香、兰香、陈香等香气。

而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滋味鲜爽醇厚,保质期一般在18个月左右,并不能够经得起长久存放。

此外,绿茶多是选用细嫩的鲜叶加工制作,普洱生茶以采摘云南大叶种茶的鲜叶为原料,对鲜叶的细嫩要求不高。

耐泡程度上,普洱生茶经过长期陈化之后,经久耐泡,数泡之后风味依旧,绿茶除了前两泡以外,后面茶汤的滋味会逐渐减弱。

观点三:普洱茶单独列为“第七大茶类”
普洱茶界一直都有在提倡将普洱茶单独列为独立茶类,在这次国际茶叶分类标准中,虽然普洱熟茶可以归为黑茶,但普洱生茶直接“除名”,属实有些尴尬。

从历史、理论、现实依据上,普洱茶皆具有成为单独茶类的可能。很多人担心这次普洱生茶“除名”,对于以后的发展会有影响。

就算是以后将普洱生茶列入绿茶,也有很多人担心会长远负面影响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观点四:生普列为再加工茶
在《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中,再加工茶是指以茶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包括花茶、紧压茶、袋泡茶、粉茶。

陈椽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也讲到“再加工茶叶的分类,应以毛茶为依据,茶叶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鲜叶加工。”

在《中国茶经2011版》中,再加工茶的定义则更加通俗易懂,“以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为再加工茶类。”

所以有些人认为,将生普列为再加工茶最为合理。

以上四种观点,你最认可哪一种呢?

茶不同的喝法也是有着不同的养生效果

阅读(316)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也因此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在喝茶上也是一样。茶叶、咖啡、可可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茶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之后,在这21世纪,我们手中的那杯茶,早已经有很多种喝法了,不同的喝法也会带来不同的享受。

从古到今,喝茶的方式主要也是分两种:一是清饮;二是调饮。清饮指的是用纯净水烧开冲泡茶叶,茶汤内不加任何东西,清饮能体味茶的本质。清饮对茶叶的要求是很高的,无论是从茶叶的色、香、味,还是看、闻、品都是很重要的。根据茶品和种类的不同,清饮茶叶还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原叶茶;二种是拼配茶。

而调饮就是在茶汤里面添加一些糖、牛奶等,这类茶饮更追求的是好喝的口感。曾经陆羽在《茶经》里也有记载,我国祖先在饮茶上基本都是采用调饮法,在茶汤里面加入葱、桂皮、姜、盐等。而到了我们现代21世纪,调饮茶演变成为了泡沫红茶、珍珠奶茶、奶盖茶等等的,这种新式茶饮也是仿效了西方国家的鸡尾酒和咖啡的调饮方法来整改,对茶里面也是加了糖、牛奶、水果,甚至是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和茶叶的苦涩感。

一般把调饮茶分为三类:一是调味茶,就是往茶汤里面添加各种调味料,比如糖、盐、各种香料等,在新疆、蒙古的奶茶,就是在黑茶中加入盐和牛奶调味;英式下午茶,是在红茶汤里加糖和牛奶。二是花果茶,就是直接在茶汤里面添加各种花草、水果,比如加玫瑰花、桂花、菊花、金银花等,还有其他调制茶,各少数民族都是有自己的饮茶习俗,有些会在茶汤里面加入干果类,比如湖南的擂茶、客家人的三生汤、白族的三道茶等等。

长寿食物有哪些(越吃越长寿的四种食物)

阅读(395)

追求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和健康的长寿人生才是长寿时代的主旋律。随着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还有快节奏的生活步伐,身体机能逐渐减弱,如果大家想要有个好的体格,养好寿确实是要趁早,年轻也是养寿的黄金时期。

我们除了要坚持做运动之外,还可以在饮食上多下点心,不管怎么样节省,在饮食上也别亏待自己,身体健康了确实是比什么都强。饮食上我们除了牛肉、鸡蛋、牛奶这些营养食物之外,其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食物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长寿食物”吧。

长寿食物
1、 花生
花生里面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物质,这些物质是具有延缓脑功能衰退的作用。也有相关的实验表明,常吃花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副其实的“长寿食物”。

2、 藜麦
藜麦是营养最全面的杂粮,长寿的秘诀一直都是秉着“多吃素,少吃肉”的概念。藜麦作为“素食之王”,里面是富含了不溶性膳食纤维,不仅比燕麦高,热量也是比燕麦低,并且还富含大量的蛋白质。

3、 燕麦
燕麦是降低胆固醇和血糖的“功臣”,另外燕麦里面还富含纤维和蛋白质,还有镁、钾、铜等微量元素,这些物质都是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4、 坚果
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很好来源,它与橄榄油很相似。此外,坚果还蕴含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健康物质,比如抗氧化剂等。
除了以上这些食物之外,还有元贝、大白菜等等这些食物都是属于长寿食物,虽然这些食物看似没什么,很简单,但是它们里面蕴含的都是健康。

江南茶区汇聚了中国前十的春茶?你喝的茶七成都来自这?

阅读(304)

我国茶类繁多,根据茶树历史沿革与茶区地域分异规律,中国产茶区一般被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和华南茶区。

今天,我们接着来聊中国四大茶区之江南茶区。有人说江南茶区汇聚了中国前十的春茶,甚至有三分之二的茶叶都产自这里,这是真的吗?

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北、安徽、江苏等地。

江南茶区是我国茶叶最集中的产茶区,年产量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生产的主要茶类繁多,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势平缓,土壤基本上是红壤,部分为黄壤或黄棕壤,气候四季分明。

由于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使得江南茶区的茶树种类多样,出产的茶叶品类颇多,今天小编先来介绍几款代表茶。

代表茶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所取鲜叶原料,来自长期生长在西湖之滨群山环抱之中的龙井茶树。

据记载,唐代灵隐、天竺二寺已经开始产茶。到北宋,辩才法师择居龙井村,在狮峰山下开山种茶,这是龙井村种茶制茶的最早历史记载。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2、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的一种,产自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

安吉白茶选用茶树“白叶一号”,是一种低温敏感型的茶树品质,温度低时茶叶中的叶绿素缺失,会出现“白化”的情况。

安吉白茶的制作工艺,完全遵循制作绿茶的步骤,即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最重要的是杀青的步骤。

3、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产于湖南安化,属于后发酵茶,是中国黑茶的鼻祖,早在唐代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列为贡茶。

黑茶大多是作为边销茶的形式存在,主要销往西北、西南等部分少数民族,是过去草原游牧人的主要口粮茶。

安化黑茶可分为“三尖”、“三砖”和“一卷”,即天尖、贡尖和生尖,茯砖茶、黑砖茶、花砖茶以及安化千两茶。

从外形上看,安化黑茶具有叶底厚实、粗大等特点,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条索紧卷,香气纯正,汤色明亮,口感醇和微涩,带有可口甜酒香或松烟香味。

4、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又称白鹤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因外形细如针而得名,属于黄茶一类。

早在唐朝时,君山银针已经闻名遐迩。据说文成公主入藏时,就是将君山银针带进了西藏。

君山银针的采制要求严格,以春茶首轮嫩芽制作。由于芽头茁壮,芽身金黄,银毫披露,色泽鲜亮,还有个美称“金镶玉”。

综上,虽然中国前十的春茶并没有全部出自江南茶区,但江南茶区的名优好茶并不少,除了以上四种代表茶之外,还有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古丈毛尖等好茶。

天热茶叶必须放冰箱否则变质?夏季究竟要如何存茶才做对?

阅读(317)

对于茶叶,茶友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挑选茶叶、品饮茶汤的窍门,除非是喜欢收藏茶叶的,否则有关存茶的技巧知道的并不多。

昨天小编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就在一条视频底下看到,有一位爱茶人士建议大家夏季要把茶叶全部放冰箱,不然茶叶会变质。

市面上也有售卖专门放茶叶的冰箱,但并不是所有茶叶都适合放在冰箱,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哪些茶叶适合放冰箱储存,以及夏季究竟要如何存茶才好!


哪些茶适合放冰箱?
中国六大茶类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发酵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储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的可以放冰箱,有的则不能放冰箱。

绿茶是不发酵茶,选用的鲜叶原料一般为细嫩的芽叶,凭借鲜香甘醇的滋味备受推崇。

可是夏季光照强且气温高,茶叶中的叶绿素容易发生反应,转化为褐色的脱镁叶绿素。从肉眼上看干茶以及茶汤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茶汤滋味也会不佳。

正因此,绿茶在夏季最好放在冰箱中储存,品质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更严重的还会加速茶叶品质劣变。

黄茶属于微发酵茶,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序,由于其选用的鲜叶原料也与绿茶一般,多是细嫩芽叶,最好在夏季也放在冰箱中存储。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可以在常温的条件下存放。而黑茶、生普和老白茶,尤其是制成砖状或者饼状的紧压茶,只要密封措施做得好,是不需要放在冰箱存储的。

此外,将茶叶放入冰箱贮存,也并不是简单地随手一放就行,还是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

一定要将茶叶密封好,选择干燥、无异味、避光等性能的食品级密封袋,不然容易和冰箱中的食品串味。

夏季存茶禁忌
第一,储存温度。前面提到了气温过高,茶叶中的叶绿素容易发生反应,转化为褐色的脱镁叶绿素。

根据六大茶类的不同特性,绿茶、黄茶可以放在冰箱中存放,而乌龙茶、黑茶、红茶以及老白茶可以常温保存。

第二,储存湿度。茶叶具有吸湿的特性,尤其夏季南方地区多梅雨天气,对茶叶储存要求尤为高。

在存茶时,需要控制湿度,让存茶的环境保持干燥、通风,若是湿度过高,茶叶很容易发生霉变。

第三,避光保存。夏季光照强烈,而茶叶存放要避光,强光下的紫外线会氧化茶叶中的色素和脂类物质,致使茶叶出现日晒味。

为了避光保存,可以将茶放在家里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然后用铝袋、纸箱将茶叶密封好。

第四,隔绝异味。茶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特别容易吸收异味,尽量别把茶叶和气味重的食物放在一起。

如果串味了,茶叶不仅香气会消散,还会有各种异味,这茶算是毁了。

综上,关于哪些茶可以放冰箱存放,以及夏季存茶禁忌,你都学会了吗?

小满节气喝什么茶养生(适合小满节气喝的五款养生茶)

阅读(314)

今天我们来说说小满节气适合喝什么茶养生。小满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其实,小满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们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由于雨量的增加,各种皮肤病都是非常容易发生。在中医角度认为,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和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要致病因素。我们除了要适当调养身体之外,还可以通过喝茶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适合小满节气喝的茶
1、 柑普茶
首先给大家推荐的是这款柑普茶,柑普茶完美的融合了陈皮之香甜与普洱之醇厚,越陈越香。陈香浓郁中还伴有果味的清香、香气清幽,沁人心脾,入口醇厚滑爽、回味甘甜、滋味醇厚。柑普茶不仅有着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之外,还可以健脾养胃、降脂减肥、美容养颜的作用。

2、 六堡茶
梅雨季节最大的特点就是闷热,而饮用六堡茶则能给这份闷热注入一丝清凉。六堡茶属于温性茶,除了具有其他茶类所共有的保健作用之外,更是具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的功效。六堡茶即可饱食之后饮之助消化,亦可以空腹饮之清肠胃,在闷热的天气里,饮用六堡茶清凉祛暑、倍感舒畅。

3、 麦冬菊花茶
麦冬3克,菊花3克,蜂蜜一勺。把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开水冲泡当茶喝,这款茶饮能起到滋阴清热,清头明目的功效。

4、 苦瓜茶
苦瓜1条,绿茶10克。取苦瓜1条,放入10克绿茶于杯中,以沸水冲泡,闷半个小时即可饮用,这款茶饮能起到清热解暑,除烦的功效。

5、 荷叶茶
荷叶10克,扁豆花3克,把所有材料放入杯中,以开水冲泡即可饮用,这款茶饮能起到清热解暑的功效。

中老年人夏季必备的零食(适合老年人的休闲零食清单)

阅读(305)

我们民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进入立夏季节之后,天气变化多端,时而烈日当空,时而阴雨绵绵,气温也是变得忽高忽低,父母都为了我们辛苦大半辈子了,那我们更要好好孝顺他们。炎热的夏天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显得更加难熬,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下面有几款小零食给大家分享,都是用一些营养的食材制作而成,做法简单,喜欢的朋友们不妨给我们的长辈们试试吧。

适合中老年人夏季必备零食
1、 葡萄干奶酥
葡萄干就是葡萄脱水之后的样子,虽然是脱水了,但是里面的营养却是一点都没流失,满满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中老年人每天吃一点是很不错的,但是不宜多吃。

材料:葡萄干若干,黄油50克,面粉80克,鸡蛋黄3个,白糖20克。

做法:葡萄干清洗干净吸干水分,黄油室温软化放入碗中,启动打蛋器把黄油打至蓬松发白的状态。然后倒2个蛋黄进去搅拌均匀,接着把面粉和葡萄干倒进去,搅拌均匀,再拌匀的面团分成15克左右的小剂子,摆放在烤盘上,刷上蛋液,烤箱预热200℃,烤半小时即可。

2、 花生芝麻糖
花生和芝麻都是不错的食物种子,里面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矿物质分子。

材料:脱皮花生250克,熟白芝麻100克,白砂糖150克,姜汁10克,柠檬汁10克。

做法:花生和芝麻要先烤熟,在不粘锅里加入柠檬汁和姜汁,再倒入白砂糖,开火炒至锅底不断出现密集的泡泡,然后转小火慢熬。最后倒入熟的花生和白芝麻搅拌均匀即可。

3、 豆腐丸子
豆腐属于一种大豆制品,富含蛋白质、钙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素有“植物肉”之称。

材料:豆腐、胡萝卜、鸡蛋、洋葱、香菜、蚝油、胡椒粉、白面、食盐、油

做法:豆腐、胡萝卜、洋葱、香菜等材料清洗干净,剁碎。放入碗中,加入两大勺面粉,再打入鸡蛋,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然后再烤盘上搓圆放好,180℃烤25分钟—3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