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茶具的禁忌和款式

阅读(3928)

送茶具的禁忌和款式
今天我们来说说送茶具作为礼物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禁忌。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在选购茶具是要注意:
1、购买的茶具必须要完好无损,不能购买有瑕疵和破损的茶具作为礼物,特别是茶壶,茶壶的壶嘴不能有破损,壶嘴破损代表容易招惹是非口舌。
2、我们不能购买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许可的茶具,要尽量去正规地方购买,确保茶具的食品安全。
3、尽量不去选购造型夸张,形状怪异的茶具,这些茶具一般都缺乏美感,看起来会给人有廉价感,而且这类的茶具在手感上也是比较差,实用性不强。
4、选购茶具时要注意大小重量要适中,过重不宜操作;过轻则手感轻浮。

那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群来挑选茶具:
1、长辈——如果送茶具的对象是长辈,那么我们在选择茶具是需要选择材质安全健康的,容易清洗的,长辈在使用这类茶具时就会更加方便。
2、老师——如果送茶具的对象是老师,那么我们首先要看看老师年纪大不大,年轻的老师可以送成套的汝窑或者青瓷都可以;年纪大点的老师可以选择紫砂的茶具。
3、领导——如果送茶具的对象是领导,可以选择送台湾的茶具,像墨玉、黑胆石以及天目壶等都不错。
4、同事——如果送茶具的对象是同事的话,可以送一些泡茶起来比较方便简洁的茶具。

那么除了这些之外,茶具也有分好多种材质的茶具:
1、陶土茶具——陶土茶具指的是紫砂茶具,有很多人喜欢用紫砂茶具来泡茶是因为紫砂能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2、瓷器茶具——瓷器茶具有分白瓷、青瓷以及黑瓷这三大类。其中白瓷茶具是以色白如玉而有名,而且产白瓷的地区也有很多。以江西景德镇的最为著名。
3、玻璃茶具——玻璃茶具的材质透明,有光泽,外形的可塑性强。龙井、碧螺春等名贵的茶都是用玻璃来泡。
4、竹木茶具——竹木茶具是以竹木为材料,纯天然,对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
5、漆器茶具——漆器的茶具是用竹木雕刻花纹图案,再涂漆,以福州漆器茶具最为著名。
6、金属茶具——金属茶具是用金、银、铜、锡来制作,金属茶具在我国有着一定的历史。现在的铁制茶具、不锈钢茶具、景泰蓝茶具等等都属于金属茶具。

送茶具代表什么的含意

阅读(2430)

送茶具代表什么的含意
茶具是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送人茶具礼品不止显得高档,而且还显得有文化修养。那你们知道该怎么样送茶具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其实茶具的含意范围非常广,我们泡茶常用到的茶具,除了一些茶道六用外,还包括有茶壶、茶盘、盖置、闻香杯、杯垫、茶巾、过滤网、茶叶罐等等。茶具可以说是日常的生活用品,无论是接待客人或者是品酒喝茶也是离不开茶具的。我们如果送茶具给别人作为礼物,往往都会让别人觉得很实用,还不用担心送错对象不合适,因为送茶具是没有性别、年龄以及职业之分。

送茶具是因为里面有茶壶,因为壶的谐音是幸福的“福”,寓意迎来福气,壶中纳福等。一把好壶会给别人容纳福气,寓意非常好,有祝福、祝贺、幸福喜气的寓意。本身喝茶就是一种享受,我们国人喜欢喝茶不仅是因为茶的滋味,还有茶可以給我们带来健康。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有七夕鹊桥以茶为媒,中秋月圆以茶怀念家乡,重阳尊老以茶益寿,春节欢庆以茶代客等。茶饮不仅是亲朋团聚、传递祝福、传达情感的媒介,所以在佳节給亲朋好友送茶具是很好的选择。

虽然送茶具是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送茶具的原则。第一,我们需要根据要送礼的对象,了解对方喝茶的习惯和他本人的喜好。第二,我们要了解对方是什么人,生活的阅历,社会地位以及身份等方面来决定送什么样的茶具。

手拉坯的特点

阅读(1093)

手拉坯的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手拉坯,其实手拉坯成型已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技术。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将可塑泥拉制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的方法。

手拉坯成型的手工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劳动强度也大。拉坯轮现代用的是电动轮,以前是用手搅轮。手搅轮是用一个特制青石轮盘,将它固定放置在一个轮轴上,石轮上面边缘处有一小个坑眼,手拿着一根细长木棍插到那小坑眼里,按逆时针方向用力摇动,使石轮能快速转动起来。石轮上放一团泥,等石轮转动起来后利用惯性就可以把坯拉开。

手拉坯具体的操作过程:首先把泥团放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中间的部位扣出一个窝,并且上提把窝拉高。再用左手放在窝的里边,右手则放在窝的外面,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向上边或者向外边拉伸扩展,使窝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也同时使坯体形成预定的各式各样的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根细线把坯

体割下,就是成毛坯了。毛坯干燥到一定程度时,再转到转轮上进行旋削修整,使其毛坯达到精坯标准。修整毛坯这过程叫旋坯。过去有“三分拉七分旋”之说,那说明旋坯在手拉坯成形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旋成的坯达到的标准是: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表面光洁、厚薄适中。有的坯旋好后,还需要进行黏结饰件的操作,像壶类的黏结嘴和把,瓶类的黏结耳饰、粘粘花朵等。

陶瓷手工制作工艺流程

阅读(955)

陶瓷手工制作工艺流程
圆器的制作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成型工艺中的其中一类。是依靠陶车手工拉坯成粗形,利用陶范规整形制,可以大量应用于日常的日用瓷(杯、盘、碗、碟)生产的一种方式。现代由于很多都机械化了,所以慢慢的手工就退出了景德镇的舞台。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手工工艺流程主要有哪些。

1、揉泥
揉泥的目的是将泥料里的空气排空,使得泥料能够进一步紧致。如果缺少了这道工序,就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大量气泡,使坯体在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和变形。

2、做坯
景德镇的传统圆器做坯是根据最终的器型来作出大概相应的坯体,可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
已经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阴干必须是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切记不能日晒。做好的坯体要斜放在坯板上,不能直立放置,如果直立放置会导致底部坯裂的。阴干后就可以做印坯了,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型的圆器在烧制时可以整齐一致。

4、利坯
利坯是将已经印好的坯体再精加工,使坯体更加的光整圆滑。

5、荡里釉
圆器制作,如果圆器内没有任何装饰是需要先上里釉的。器物外面的釉是属于后期第二次的浸釉。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釉一般以石英、长石以及粘土等为原料。一般陶瓷施釉有几种方法,比如:喷、吹、浸、浇等等。里釉和底釉是我们采用的传统荡釉法,外面就采用浸釉法。

6、画坯
已经荡好内釉的坯体就可以画坯了,画坯用的青花料是需要事先把青花料研磨好,因为研磨的时间比较长。

7、施外釉
全都绘制完毕后都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这时候,茶具的底足是还没形成的。所以在浸釉的时候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瓷器的预期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就决定了瓷器烧制后的品相。

8、挖足底
瓷坯施釉后阴干了就可以挖足底了,因为制作的是釉足器物,在挖足底时需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而且要保持外圈一致,这个就是要考验师傅的功底了。

9、装釉足
釉足刚开始是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饼,干燥后再次在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与每个茶具相对应。

10、满窑、烧窑
将待烧的瓷坯合理的分配在窑内就是满窑了,景德镇传统的青花瓷是采用还原烧,烧制的温度高达1330℃之高,烧制时间需要10小时左右。

11、开窑
烧制完成后还需要经过12—18个小时左右的自然冷却,等窑内温度降下来至常温就可以开窑了。
所以每一个茶具都是需要十几道工序才完成的,那你们还会觉得手工品贵吗?

新茶具应该怎样正确开壶

阅读(1088)

新茶具应该怎样正确开壶
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新的茶壶该如何开壶,那什么是开壶呢?开壶也就是醒壶的意思。

在一些新出炉的茶壶是没有光泽的,而且也不能直接拿来泡茶。所以呢有很多人都会在使用前先开壶。开壶的目的也是为了茶壶以后更好保养、让包浆出的快,同时还能使茶壶里的泥味和窑尘都能够很好的彻底处理,让茶汤味道更醇厚。

其实开壶并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复杂,新茶壶使用前,先用毛刷刷去茶具内残留的窑砂和陶屑,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茶具内外。最后用自己往后比较经常泡的茶叶放到茶壶里面来回冲泡几次就可以使用了。

下面我们拿紫砂壶来做示范该如何开壶吧。
1、先用清水将壶的内外清洗干净,去除烧制时残留的浮灰和尘埃,再用软布将壶面、壶盖清洗干净。
2、用沸水冲淋壶的内外,通过热水的吸附和热力作用把紫砂壶的孔径拉开,冲淋完后要把水倒出来。
3、将茶叶放进壶内,注入热水,盖上壶盖,静置3—5个小时,让茶和紫砂壶有一个充分的交流,待茶汤自然冷却后把茶汤倒出。
4、再用沸水冲淋壶的内外,用干净软布擦干净即可。

温馨提示
1、壶身的滋养润泽——可以用养壶笔沾取茶汤轻刷来滋润壶身,一把养好的壶就会有包浆,包浆光泽内敛而不张扬。
2、用完的茶渣要清洗干净,清洗壶的内外,然后倒置晾干。
3、如果一把茶壶泡了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另一把茶壶来冲泡,交换使用,这样茶壶才能自然的彻底干燥,再使用时就更好的吸收茶汁。

银壶多少钱一个才合理

阅读(1016)

银壶多少钱一个才合理
银壶在喝茶的爱好者眼里是非常熟悉的,有一定年资的喝茶爱好茶会用眼睛就能看出银壶的质地和价钱。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银壶到底贵不贵呢?

其实银壶的价格是主要取决于4个方面。第一个首先是银的成本,我们都知道银壶主要的原材料是银,而且银的价钱也是开放式的,在2020年银的价钱大概是5元多1克,这个是裸价格,还没包括那些交易费用、运输费用等等的各种费用,所以到我们手上购买时价格就已经涨了。

再来其次就是人工费用,制作银壶的人工费用会比我们平常的普通制作手工费用要高些,因为要一名合格的制作银壶师傅需要4—5年才能完全掌握制作银壶的基本打造方法,有些还需要时间更长。如果要制作到完成成品,里面包括了工匠的设计理念,特别是有些人群喜爱私人定制专属的那种,设计成本更高。

第三个方面是设计成本,设计成本是无价的,讲求的是工匠们的那独一无二的设计理念。

第四个方面,也是最后一方面:时间成本,在制作银壶时不管是手工还是机器铸模,都是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成本,但是手工和机器两者相比,手工消耗的时间成本更贵。因为手工银壶从银片开始一直到出成品的过程中,师傅大概要敲打十几万次以上,如果中间有什么差错就得重新来。所以时间成本就相对高。
所以一把银壶的价格可以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挑选合适自己的银壶。

怎么样鉴别化工紫砂壶

阅读(934)

怎么样鉴别化工紫砂壶
我相信很多的爱茶人士都很钟爱紫砂壶,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鉴别紫砂壶,那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该如何去鉴别紫砂壶。
我们鉴别化工紫砂壶时从一下三个方面来鉴别:
1、看颜色: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一下紫砂壶的壶身颜色,如果是化工紫砂壶的,它的颜色特别鲜亮,因为掺了很多化工原料进去;而真正的紫砂壶壶身颜色是沉重,因为是纯紫泥做成。
2、看颗粒:我们可以用手去感受一下紫砂壶壶身的表面,如果是化工的紫砂壶,它的壶身是颗粒相对分布均匀,看的出是经过人为处理的;而真正的紫砂壶壶身表面是有明显颗粒感而且分布的非常不均匀。
3、细腻感:如果你们摸上去整个紫砂壶都很细腻的,平滑的都是经过加工的;真正的紫砂壶因为纯紫泥在天然下会有大小不一的结节,不会太细腻。

温馨提醒
紫砂壶在鉴别和使用是一样的重要,如果一把紫砂壶我们不好好保养的话,就会受到损伤,使价值降低。下面有几点保养方面需要注意:
1、开壶时一定要认真,尽量把紫砂壶的里里外外的杂质、灰尘、砂料去掉干净。
2、有些紫砂壶的料子不纯,砂里含有铁和碳酸钙,又或许是烧制温度不够,这时我们需要在开壶的时候反复煮和泡,让壶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把杂质和泥吐出来。
3、我们喝完茶要认真洗刷茶具,要倒置阴干,要等茶具完全干透才可以。
4、我们需要多准备几把茶壶,这样轮着用就不会使茶壶受茶了。
朋友们,你们都记住了吗?

青花瓷茶具的历史与特点

阅读(1488)

青花瓷茶具的历史与特点
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原始的青花瓷在唐宋时已出现,但是成熟的青花瓷是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湖田窑里,湖田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窑厂,也是景德镇古瓷窑遗址中烧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窑厂。青花瓷最高峰是到明、清两代。青花瓷是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其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持久。

青花瓷茶具其实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花纹,再涂上一层透明釉,最后放到窑里经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对青花瓷里的“青”的理解,古时候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代人会将黑、蓝、青、绿等多种颜色称之为“青”,其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看着赏心悦目;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着华而不艳。加上彩料涂釉,更显得滋润明亮,更给青花瓷增添了不少光彩。

据目前文献的记载中,饮茶的习俗开始于汉之蜀地以及江南一带,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是从食器中分化了茶具出来专门用于饮茶。唐代茶具在中国茶具发展里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当时饮茶的风尚非常的盛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了茶具的生产。一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才开始成批成量的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景德镇那时就成为了我国生产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区。青花瓷茶具绘画水平要求很高,特别是把我国的传统绘画技术运用到瓷器上,也说明当时的绘画技术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

后来随着时代改变,除了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和浙江的江山等等的地区也开始生产青花瓷,但是不管是釉色还是胎质,纹饰等这些都跟景德镇的青花瓷相比。到了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比如茶壶、茶杯等这些茶具的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也是越来越精湛,不管是器型、造型、纹饰都冠绝全国,那时也成为了很多窑场的模仿。到清代最后,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可以说在古代陶瓷的发展路上,又迈上了另一个历史高峰,不仅超越了前朝还影响了后代。康熙年间所烧制的青花瓷茶具堪称“清代之最”。

漆器茶具的历史与制作工艺

阅读(1109)

漆器茶具的历史与制作工艺
今天我们来说说漆器的茶具,漆器是我们中国先人最为具有特色的创造发明之一,是由采割天然的漆树的液汁炼制而成的,我们的先人在炼制的过程中把颜料加到漆树液汁里面,就可以制成绚丽夺目的器具。

漆器的起源非常的久远,在大约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已经发现有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但是历史上关于漆器作为食具和饮具的记载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漆器都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一直到清代,漆器茶具才慢慢有崭露头角,脱胎漆的产生,更是促进加快了漆器茶具的发展,由福建福州地区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日益引起了人民们的关注。

在当代,脱胎技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脱胎漆茶具的制作非常精细复杂,首先要按照茶具的设计要求,做成木胎或者泥胎模型,再用布或者绸料漆裱,再上几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型,最后再经过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等的多个工序就完成典雅的脱胎漆茶具。

脱胎漆茶具大多数为黑色,不过也有黄棕、棕红和深绿这些颜色。轻巧美观,色泽光亮,不仅不怕水浸,还耐高温,耐酸碱腐蚀等等。用漆涂在各种各样的器具上,经过复杂的工艺加工成的器具就是漆器。

漆器很快就被用作为饮食器具,但由于当时瓷器的盛行,漆具也只能作为展览品。漆器茶具有分:漆器茶壶、漆器茶杯、漆器茶碗、漆器茶盘等。生产漆器的地区有:北京漆器、福州脱胎漆器、扬州镶嵌漆器、天水漆器和成都漆器等。漆器以光素无纹、单一色彩装饰多为黑色,以造型见长;用漆色或者釉色绘出花纹的描漆茶具;用金粉绘出花纹的多在红、黑漆器上运用。除了这些,还有堆漆茶具、雕漆茶具、平漆茶具、螺钿茶具等,种类也是非常繁多。

茶壶开片是什么意思(详解)

阅读(4246)

茶壶开片是什么意思(详解)
可能有一部分人群也不知道茶壶还有“开片”的,那究竟“开片”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什么是“开片”,”开片”是指瓷器上的釉面发生自然开裂的现象。茶具会开裂有两种原因造成,第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从而影响了分子的排列;第二是坯、釉的膨胀系数不一样,烧制后冷却时釉层收缩大。原本茶具开裂是瓷器在烧制的一个缺点,后来经人们掌握开裂的规律后就研发烧制出了开片釉,就是今天所说的“开片”。还成了瓷器上的一种特殊装饰。

在宋代的汝窑、官窑以及哥窑都出现这一类的产品。但是,以哥窑最出名。开片还称为冰裂纹,依照颜色分的话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等;按形状分为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瓷器表面有纹路的都统称叫“开片”,分为“大开片”和“小开片”两种。小片细碎的就叫作“鱼子纹”;大片稀疏的就称之为“牛皮纹”、“柳叶纹”以及”蟹爪纹“等,这些都是形容形状的。

“开片”还有另外的两种,一种是认为“开片”,另一种是自然“开片”。人为的“开片”是属于浆胎瓷器,浆胎是指在制坯时,擷取浸泡过的精细瓷粉,待澄清后融成泥浆。在这些浆胎制作的过程中,加入配好的药料。在烧窑时,必须先开好片,开大片或小片都可以按照不同配料来完成。这样烧出来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开坼都在坯胎里。

再来就是自然“开片”,自然“开片”指的是瓷器有一定的年份,其表面釉层逐渐内裂,呈现出“鱼子纹”或者是“牛皮纹”。不管是哪种的纹路,其开片和坯胎没关系,所以开片的纹痕不会深入,只有在釉层表面而已。
那现在你们都了解什么是“开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