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水究竟有多重要?(古人认为泡茶用什么水最好)

阅读(145)

自古以来,人们在“谈茶”时,总忘不了“论水”。足以见得水对茶性的充分发挥至关重要。若说起泡茶水,其起源于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道:“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这也直观地表明了水质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

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古人将泡茶之水分为等,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说道“其水,用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罢了。说明山泉水是泡茶的上等好水。

提到泡茶水,我们的大诗人苏东坡怕是要说上几句,为了泡茶水,他可真的是够“拼命”。


看似傲娇的苏东坡,只是懂生活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苏东坡烹茶会要求书童取来溪流中断的水,如果所取位置不同,他都能尝出茶味差距,于是为了监督书童,苏东坡特制作了取水符,一半放于溪流中断,另一半给书童,每次取水必须将在溪边半份取回才算完成任务。此轶事足以证明爱茶之人对水的执着了。

从虎跑泉取水,还不是为了泡茶

虽说现在人们对泡茶的水不会像古人一般吹毛求疵,但对水依旧分外讲究。例如提到西湖龙井茶,人们便会想到西湖虎跑水,因为在茶界人们将这搭配称之为“西湖双壁”,当然是因为好茶配好水的缘故了。

上等水的烘托下,水仙更醇
近几年,大家都偏爱肉桂,可岩茶中我却对水仙情有独钟,与肉桂凌厉霸气的个性不同,水仙的美贵在于一个“敛”字,算是岩茶中的“婉约派”吧。汤水如轻羽般细柔,香似清幽兰花,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着迷,而且一旦爱上就再也戒不了了。

就在昨天我喝了今年的状元水仙,就是这么傲娇。掌门人告诉我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武夷岩茶的魅力,山泉水是最好的选择,他说只要正确掌握了泡茶方法,用山泉水泡出的水仙绝对更醇更甘,于是抱着期待的心等待出汤。确实,用山泉水冲泡的水仙,茶汤甘醇,柔和滑顺,入口醇滑甘润,茶香落水,兰花韵足,与茶汤融为一体。这种香气紧贴舌头,稍等片刻味道开始流动,这种醇与香渲染着整个口腔,这应该就是十分水泡出的十分茶吧。

如何让最普通的自来水泡出好茶
相对而言自来水是最常见的生活饮用水,也相对经济实惠,不过用自来水泡茶记得先打开水龙头,除去含有铁锈的水,在泡茶之前建议用过滤器再过滤一下会更好。煮沸时,稍开盖挥发氯气,约15s即可,这样就可成为较好的泡茶用水了。所以,对于日常泡茶而言,选择桶装纯净水,就成为了一个相对简单和保险的选择。

茶品如人品,品茶5大恶习,看你中了几枪?

阅读(137)

喝茶品茶是一件风雅之事,但小编在与茶打交道的过程中,却常常碰到品茶或泡茶之人举止无礼、行为言语令人异常讨厌的尴尬场面,不但茶没有喝好,还引来一场不快!

茶品如人品,与品行恶劣之人一起品茶,如同一杯淡雅清香的洁物被玷污,气氛也被破坏,还有心情留下来喝茶吗?

以下列举5大品茶恶习,以后见到此类茶品格调低下之人,还是避而远之为好。


恶习一:随便蹭茶后恶人告状
有这么一种人,只要有人说泡茶,就蹭杯子上去,也不管是什么茶,反正不要钱,喝下去就赚了。

两个小时后泡来兴师问罪,声称自己胃不好,喝生普会胃穿孔,拉着要你负责,这属实是有些过分了。

恶习二:啰嗦惹人烦,不懂装懂
我国素有“客来敬茶”之礼数。但是,去人家家里做客,给泡特殊工艺佛手茶,你说那是菜叶子;出汤清香好好闻,你说那是铁观音;还说那是非常规茶,不能拿去招待人,既然嫌弃到这地步,为何还一杯接一杯?

在买茶之前,对茶没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想要有档次的茶,给推荐了“大红袍”,结果来了一句“大红袍?红茶也不怎样吧?还是挑点有档次的。”解释后,还咬定自己没说错,让人实在无奈。

恶习三:咋呼问价格
有茶蹭有茶喝,偏要作死问价格,问了一遍又一遍,二百一斤嫌廉价,七千一饼又被你说傻。

喝茶是个文化事儿,不知道价格又何妨?喝茶不语才是真君子!

恶习四:强宾压主失礼
喝茶的时候主客很明确,主人心里相当清楚公道杯中的茶应该如何分,分多少。

有些人可能口太渴了,刚端上茶来就一口闷掉,又嫌主人动作太慢,自己抢过公道杯来倒上。这是在品茶,不是牛饮,那边有饮料,您请!

更有甚者喝茶提杯时,任意把杯子在茶桌茶盘上摩擦、杯碟相撞发出声响等,“有意挑衅”让众人瞠目结舌。

恶习五:囫囵吞枣般喝茶
喝茶是个慢功夫,细细品味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可还是有人一口喝掉500ml。说好的闻香呢?说好的品茶呢?说好的看汤色看叶底呢?您这么急还喝什么茶?想一口闷得痛快,干吗不去喝凉白开?

陆羽《茶经》直接批判了这种做法: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茶圣这段文字便是批评那些喝茶“如牛饮水”的人。

喝茶不是一种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会自然地懂你。

何谓人茶合一,先喝下这三杯茶

阅读(122)

或浅啜、或慢饮,悠悠地喝,许多人生难解的结,便在时间的缓释中悄悄地解开,许多生命里的焦灼,便在这茶叶的沉浮中淡泊了下来。

让人在平和中获得快乐,是人茶合一的境界。我们从那小小杯中承载的红尘万象,参悟出的应是一份淡泊宁静的云水禅心。


一茶:品其香
“茶为水骨,水为茶神”,自古以来,茶,更是诸多文人墨客的挚爱,茶如人生,有苦有涩,喝茶,喝的是心情,品的是意境。

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喝的是一种豪爽;陆游“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喝的是一种雅致;文征明“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喝的是一种欢愉;更有“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喝的是一种超然。

二茶:体其味
在一斟一品中凝思,在拿起与放下中感悟,从而使人心灵沉淀,越品越静。品茶的过程犹如人生历程,需要浅浅尝,细细品,才有回味。虽然品的是茶,其实也是一种淡雅的情愫;一种安然自若的心态……

放下茶盏,铺一纸清宣,伴着一曲禅韵幽幽的琴音,蘸墨描绘一卷清风明月。任由时光渐行渐近,依旧是我心如水、我魂如茶,这一种安然淡泊,便是一念心清静的禅意……

三茶:悟其道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教更主静。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透过一杯茶的风月,虽暗香无迹,但却可以使人不被红尘纷乱的表象所迷,从喧嚣中寻到宁静,在纷繁中守住内心的真淳。用一颗清淡简洁的胸怀,方能证悟到有舍有得的真意,一盏清茶在拿起与放下的举手之间,教会我们看淡人生沉浮,就将生命里的慈悲喜舍进行了最好的诠释。

干茶怎么保存最好喝(茶叶的正确储存方法)

阅读(135)

今天我们来说说干茶该如何正确保存。茶叶的储存是需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茶叶来进行储存的,而不同种类的茶叶以及其储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大家也应该知道茶叶储存的重要性,由于茶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吸湿性和陈化性,很容易吸收异味,受潮易陈化,极易受到水分、温度、空气、光线的影响而降低其茶叶质量。

首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茶叶为什么会变质、变味以及加速陈化的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包括温度、水分、氧气以及光线等因素,都会导致茶叶变质的。

1、 温度
温度越高,那么茶叶品质变化就越大,平均每升高10℃,茶叶的色泽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如果我们把茶叶储存在0℃以下的地方,较能抑制茶叶的陈化和品质的损失。

2、 水分
茶叶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会与水分子呈单层分子关系。而当水分含量大于5%的时候,那么水分就会转变为溶剂作用,引起激烈变化,加快茶叶的变质。

3、 氧气
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与氧气有关系,这些氧气作用会产生陈味物质,从而破坏茶叶的品质。

4、 光线
光的照射会加速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特别是叶绿素最容易受到光的照射而褪色,其中对紫外线尤其敏感。

茶叶的正确储存方法:
罐装,抽去氧气的塑料袋,冰箱。茶叶保存是需要真空,尽量封闭。罐装可以隔绝很多氧气,茶叶罐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证封好,内部也不能放其他杂物。冰箱也能隔绝空气,在低温下也能减少很多细菌。塑料袋也能保存茶叶,氧气挤出去后把口捆紧塑料袋存取茶叶也是非常方便的。

顶级金佛茶的品质特征介绍(顶级金佛茶的制作工艺)

阅读(160)

今天我们来聊聊这款顶级的金佛茶,它是最贵的岩茶品种,其外形紧结美观、匀整秀丽,茶叶质地柔韧,闷泡后香味醇和淡雅,入口甘醇香润,并且还具有极其耐泡的热点。金佛茶不仅对工艺有着高要求,同时对卓越的山场环境也有着硬性要求。

顶级金佛茶的制作工艺
金佛茶是采用最道地的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严格的把控就是为茶叶品质优。在春茶期间,采茶师傅们特意挑选适合金佛茶叶采摘时期并且是天气晴朗的日子,进行青叶的采摘,每一道的工序中都是由资深做茶师傅制作而成。后期的焙火也是亲力亲为,焙火足干而不焦化,走水通透。因为是足火茶,这样的茶也是最适宜长期储存不易变质的。

顶级金佛茶的环境
金佛母树发源于武夷山的传统正岩茶区。该茶区常年云雾缭绕,是典型的顶级小气候山场,少阳光直射,多漫射光。坑涧内由一条山泉溪流贯穿,灌溉这茶树,山泉水常年不断,日光照射丰富,加上常年小气候环境,内质尤为丰厚,是好茶的顶级出生证明。金佛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游玉琼培育的品种。此品种母本来着有武夷岩茶基因库之称的“菜茶”群体种。

许多岩茶讲究“新鲜”二字,但对于传统型的武夷岩茶来说,新茶不是它最佳的表现期。待得经过一定时间的转化和沉淀再品饮,方可体验到真正的本味。

5分钟就烧开的“随手泡”,限制了你对泡茶水的选择

阅读(182)

目前泡茶的人面对最大的困扰,是烧水之器多以“随手泡”(电水壶)出现,取最日常的自来供水,一烧即热。

导致大家不知不觉被限制了泡茶用水,好像只能用自来水泡茶,并以为那是真理,用水的讲究反而没有被传承下来。

本来烧水是为了健康饮用,装一壶自来水简单5、6分钟,去哪里都可以拿出来烧。

现今演变成喝茶都用此烧水,为茶而生产的随手泡一应俱全、争相出售,一下子大家觉得好像如此泡茶才合乎规格,泡茶水就被牵制了。


不懂茶,就不知道用什么水
以为泡茶就是用电壶烧开水的情形,不只发生在新手身上,也发生在具有证书的茶艺师以及拥有经验的茶商或茶道老师身上。

即使在冲泡龙井茶和蒙顶山上茶,他们在第一时间仍不分青红皂白将随手泡搬出来烧自来水,还满脸诚恳地表示:对于喝茶我是非常讲究的。

也遇到过一坐下来,泡茶的人就问:水开了,可以开始泡茶了吗?

有人回答说:还没有看到你要泡的茶是怎样的,所以无法知道这泡茶的水温、泡茶用水是否得当呀。

学会用水,学会泡茶
泡茶先懂茶,再者才是选择水。

中国的六大茶种,因制作工艺的不同泡茶用水的温度各不同:

绿茶:(80-85度)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

白茶:(85-95度)白牡丹、贡眉寿眉、白毫银针等。

黄茶:(85-90度)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等。

青茶:(95-100度)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等。

红茶:(90-100度)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滇红等。

黑茶:(95-100度)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等。

其次,“微量成分”决定水的硬度,也影响水的风味口感以及与其他物质的互动。现实中的水并不是化学意义上的“纯水”,总是有着各种“微量成分”。

根据现在的科学分析,每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少于8毫克的称为软水,超过8毫克的则称为硬水。

陆羽《茶经》中,五之煮就有一段写关于泡茶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陆羽的经验,大概是因为他接触的山水没有经过地层,溶入的矿物质比较少,硬度较低;而井水则经过层层矿石,溶入了太多矿物质,因而硬度较高,泡起茶来也就相对逊色。

《红楼梦》中的妙玉,用取自梅花、在地下藏了五年的雪水煎茶,固然有矫情之嫌,真要从科学角度来说也能找出一定道理——雪由水蒸汽冷凝而成,还没有与地面接触过,也就没有什么机会溶入矿物质,所以硬度非常低,泡起茶来也就更为优越。

不论何种水,硬度控制在80~120ppm之间,ph7.2~7.3为宜。换言之在现代,平时用山泉水来泡茶可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大家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茶都是山泉水泡出来的口感最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没有一种水对于天下所有茶叶都是“最适合”。根据具体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才能做到“鱼得水活跃,茶得水更有其香、有其色、有其味”。

岩茶入门必读的五条基础知识!茶小白看一遍就能懂

阅读(128)

中国福建武夷山,坐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这里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武夷岩茶屹立其涧,当地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了“盆栽式”茶园。

唐代有诗赞:“臻山川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岩茶中藏着让人沉醉的大江湖,有着让人想读懂的魔力。

今天小编整理了几个关于武夷岩茶入门的几个问答,喜爱岩茶的新手们,这几个知识点你一定要了解。

武夷岩茶是什么茶?
提及武夷岩茶,人们总是想到大红袍,甚至以为武夷岩茶就是单指大红袍,其实不然。

武夷岩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福建闽北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属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乌龙茶),故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皆称为武夷岩茶。

而大红袍只是武夷岩茶众多树种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知名度也最高。

武夷岩茶中的五大名丛
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大红袍、半天腰。

除五大名丛,武夷岩茶还有哪些奇品?
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

除了这些还有新生选育和外来引进的品种,黄旦、黄奇、矮脚乌龙、黄旦、毛蟹、梅占、奇兰、八仙、等大大小小上千百种。

武夷岩茶有等级之分吗?
除了品种之分,所有茶类皆有等级之分,茶树的生长环境、栽培、制作工艺等都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

武夷岩茶因产茶地点不同,又分有正岩茶、半岩茶、洲茶。

正岩茶指武夷岩中心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品质高味醇厚,岩韵特显。

半岩茶指武夷山边缘地带所产的茶叶,其岩韵略逊于正岩茶。

洲茶泛指靠武夷岩两岸所产的茶叶,品质又低一筹。

武夷岩茶的“岩韵”是什么?
“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品质特征,是先天条件形成并非后天工艺制作而成。有无“岩韵”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强弱受品种、栽培、工艺所影响。

单地说, 武夷岩茶具“岩骨花香”韵味特征,在冲泡七八次之后依然有浓重的茶香,这种现象就叫岩韵。

乾隆有诗《冬夜烹茶》云:“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骨鲠二字被学界认为是岩韵的原形,乾隆也被认为是悟出岩韵的第一人。

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耐储藏。

“读懂”岩茶,需要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先从知识点入手,有一定了解后再开始品饮、冲泡。武夷岩茶,从不让人后悔。

古人为什么下毒在酒里,而不是茶里?看完后涨知识了!

阅读(128)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各种古装影视剧中,毒酒可谓是出镜率极高,颇有存在感。

大到争奇斗艳的后宫,或是威武霸气的朝堂,小到家财万贯的世家,大都一言不合就赐毒酒。

你一定经常听到:“我对你一片真心,你居然在酒里下毒”这一类的台词;却很少听到:“我对你一片真心,你却在茶里下毒”?!

古人大多往酒里投毒,却很少往茶里投毒,同为承载历史的家常饮品,茶为何没有被选中呢?


茶乃贵族,下毒成本太高
“凡二十饼重一斤,值黄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归田录》宋·欧阳修

往茶水里下毒,成本过高。在古代,茶叶十分珍贵,有茶比黄金的说法,一两银子还买不了一两茶叶。寻常百姓大多喝不起茶,只有达官显贵能喝上,品茶更是一种尊贵至上的待客礼仪。

茶在古代可以说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一度作为皇家贡品,是上流社会追捧的杯中物。唐朝还设立专门的贡茶院,贡茶的价格更是高不可攀,文成公主出嫁还带着茶远赴西藏,由此可见,茶在古代的地位。

而酒相对比较普遍,上至皇家贵族、文人雅士,下至布衣平民,皆可饮之。酒的成本低下,所以一般选择往酒里下毒。

投毒以茶,下毒成功率低
影视剧中时常会看到各种杀人于无形的毒药,什么砒霜、七星海棠、十香软筋散等等,打的都是无色无味的招牌。

但实际上,古代毒药提炼技术并没有如此发达,更多的是有色有味,并且味重,刺鼻浓烈。而茶的滋味清淡,投毒必将影响茶的口味,无法为毒药打掩护,实在容易被发现。

相比之下,酒味也浓,正好能掩盖毒药的味道,且古人喝酒豪迈,不假思索一饮而尽,如此下毒成功率就高多了。

茶能解毒,下毒适得其反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本草备要》:茶能“解酒食、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本草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陈也,降也。

古人认为茶具有药性,茶能解毒。由此看来往茶里投毒有违下毒的初衷,所以实在没有必要把毒药下在茶里啦。关于茶是否真的能解毒,相关研究表明,茶的确具备解毒的性能。

平日里你一定遇到过生病医生嘱托吃药不能茶水送服,茶能分解药性,影响药效吸收。其实这也跟茶的解毒性能有关,毕竟是药三分毒。

茶虽具有一定的解毒性,却不是什么毒能解,但茶的保健功效不可否认,所以多喝茶准是没错的。闲暇之余,看电视剧也别忘了泡壶热茶呀~

盘点那些名字骇人的奇葩茶,第三个里有虫屎!

阅读(152)

中国人饮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原始时期。《神农本草》中就有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远古时期,人们将茶视作药材,煮作羹饮。到了唐宋,才开始有干茶煮饮。

时至今日,茶作为我国的国饮,喝茶渐渐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如今茶叶市场也随之壮大,涌现出越来越多奇品。

著名诗人苏轼曾这样描写茶“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笔下的茶如美人,就连茶名也娇如百花,醉人心脾。

而在百花齐放的众类茶品中,有那么几款少有耳闻并且令人匪夷所思的茶品,光是听茶名,便叫人闻风丧胆,属实不敢喝。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几款其名不扬却是大有乾坤的茶!

鸭屎香
“猫屎咖啡”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谁曾想到茶中竟有“鸭屎香”,以屎香命名实在不知是哪位大神的创意,不过这么一对比,突然觉得“猫屎咖啡”好像没有那么恶心了。可“鸭屎香”的茶叶真的透着鸭屎味吗?

原来“鸭屎香”是凤凰单丛中的珍品,名字的由来是因其生长在黄土壤上,俗称“鸭屎土”,故命名“鸭屎香”。还有一个说法是从前茶农怕别人偷自家茶树,所以故意丑化茶名。

后来因茶名不雅,被更名为“银花香”,因其香型类似金银花,现如今大多茶商仍然使用“鸭屎香”的原名。所以啊,鸭屎香并没有鸭屎味也是真的香。

鸽子粪
“鸽子粪”指的是兰州沏茶。这是产自闽、粤及河南信阳地区的一种茶品。这种茶形如细小的碎银子,赭褐色,特别像鸽子的粪便,故称其为“鸽子粪”,并非是鸽子的排泄物。

“鸽子粪”茶性寒,苦中带甘别有风味。据说如今已难寻“鸽子粪”踪迹,它一度成为兰州地区一些老茶客旧时的记忆。

虫屎茶
如果你觉得前面的“鸭屎香”只是个噱头,那么接下来这款“虫屎茶”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因为这款里是实打实的虫屎。

“虫屎茶”是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最喜欢的特种茶之一。当地人将野藤、茶叶和换香树等枝叶一起堆放,引小黑虫吃食枝叶,最后只剩下细小的粒状虫屎以及部分残余茎梗;再经筛渣、炒制等方法将虫屎与茶叶和蜂蜜一起炮制而成。

“虫屎茶”成品带高雅的熟香,味浓略甜,口味醇厚,别有风味,并不像听起来那般脏臭。

狗牯脑
又是一款奇葩的茶名,但与“狗脑”没有关系,实际是以产地命名。狗牯脑茶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狗牯脑茶的制作技术,一向为梁家秘传,世代相沿,外人不得问津。

砍头茶
对,你没看错,就是“砍头茶”,不过不是砍人头是看茶树的“头”。

其实“砍头茶”是云南古茶树区,茶农为增加茶产量,方便采摘发明的看似“残忍”的方法:

将茶树上部分砍掉,留一人或者两人高的茶树,便称之为“砍头茶”,实际上这只是被茶农用特殊方法栽培的古树茶罢了,下次再有人跟你说砍头茶时可别被吓到喔。

茶叶种类五花八门,一些其名不扬的茶品,或许也有着独特的风味,以上这些茶,你喝过几种呢?

煮茶会不会破坏茶的营养?(煮茶的三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阅读(138)

自古文人喜茶,“融雪煮茶”可谓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爱的雅事之一。

也正是因为古代文人们的喜欢,才有了“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这般惊世骇俗的诗句。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绝美的片段:

妙玉为宝玉煮茶,水是妙玉5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共一瓮,总舍不得吃,于是埋于地下;如今开了瓮,宝玉细品,清茶有味,淡淡花香,赏赞不绝。

古人对煮茶的精致不免让人动容,在现代自然也有煮茶一说,但许多人对煮茶总是存在误区,即便是煮茶这件小事,也大有讲究,今天就来讲讲煮茶容易出现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用铁壶煮茶
铁壶,几乎是人手必备的居家茶器。有实验得出,铁壶加热会释放易于人体吸收的铁元素;再者铁壶导热性强加热速度快,并且具有软化水质的作用。

铁壶煮水具有一定优势,铁壶煮的水泡茶亦能提升口感,偏偏铁壶直接煮茶,是不可取的。由于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虽易溶于温水,但遇铁离子极易被分解,最后产生化学反应茶汤容易发黑发苦,虽不具毒性,却严重影响了茶的颜色及滋味。

俗话说好器配好茶,煮茶器对于煮茶来说至关重要。鉴于以上铁壶煮茶的弊端,建议大家选用玻璃茶壶以及陶类茶壶,玻璃茶壶和陶类茶壶不仅健康安全,同时还具有美观性,可谓是煮茶的不二之选。

误区二:凡茶皆能煮
时下流行煮茶的风潮,许多新手茶友更是逢茶必煮,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煮着喝。

煮茶,一般选用陈年老茶或发酵重的茶,譬如:老白茶、熟普洱茶、六堡黑茶…..

新茶或轻发酵茶,譬如绿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及咖啡碱等化合物,这些物质是造成茶汤苦涩的来源,若是煮饮之,茶叶内含物质全数析出,必然造成口感苦涩浓厚。

与之相反,老茶经过长时间的转化,茶多酚及咖啡碱等化合物含量大大减少,形成丰富的营养物质,譬如老白茶,普通的冲泡喝法无法将老白茶的内含物质很好的释放,反倒是越煮越有味。

误区三:反复煮饮之
科学的建议是,不要反复煮饮,营养物质析出得差不多,再继续煮饮,即无价值,口感也大不如前。

投茶也是煮茶至关重要的一步,合适的投茶量加上合适比例的水,方能煮出刚刚好不浓不腻的茶汤。

一般建议煮茶的投茶量为冲泡量三分之二,再投入煮茶器三分之二水,饮完后再续水煮之,而非反复沸煮。关于一道茶能煮多少次,便因茶而异了。

煮茶的方式不是千篇一律,优质的好茶,可先用冲泡的方式再转而进行煮饮,如此可让茶叶内在营养物质释放得更透彻,如此能更全年的感受茶叶的风味,也不负好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古人围炉煮茶,如今我们也能行此雅事。冬日里煮茶,最合时宜,但别忘了要避免误区科学煮茶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