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茶叶分类标准将普洱生茶划为绿茶?这是真的吗?

众所周知,云南普洱茶被分为生茶与熟茶,普洱熟茶属于黑茶是毋庸置疑的,而普洱生茶的归属一直以来争议颇多。

2023年4月18日,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 茶叶分类》发布。

该标准由我国主导制定的,依旧按照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分为六大茶类,同时规定了做形、闷黄、渥堆等关键工序名词术语。

其中明确普洱熟茶属于黑茶,普洱生茶则没有明确归属,反而将普洱生茶的原料晒青毛茶划定为绿茶类。

这是不是意味着普洱生茶以后就属于绿茶了呢?该话题引起了茶叶界的热烈讨论,主要被分为四派,各执一词。

观点一:生普是绿茶
之所以会将普洱生茶认为是绿茶,主要是因为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与绿茶有异曲同工之妙。

普洱生茶的原料晒青毛茶加工的工艺流程,与茶叶分类中绿茶下属子类晒青绿茶的工艺流程,皆经过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的工序。

而普洱生茶只是在晒青茶之上多了一道“蒸压成型”的步骤,让其具备紧压茶的形态。

在我国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和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中,晒青茶都属于绿茶。

观点二:生普不是绿茶
虽然普洱生茶与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一样,但是生普具备越陈越香的特性,绿茶则主要喝一个“鲜”,并不适合长期储存。

普洱生茶在陈化过程中,在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下内含物质发生变化,出现蜜香、兰香、陈香等香气。

而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滋味鲜爽醇厚,保质期一般在18个月左右,并不能够经得起长久存放。

此外,绿茶多是选用细嫩的鲜叶加工制作,普洱生茶以采摘云南大叶种茶的鲜叶为原料,对鲜叶的细嫩要求不高。

耐泡程度上,普洱生茶经过长期陈化之后,经久耐泡,数泡之后风味依旧,绿茶除了前两泡以外,后面茶汤的滋味会逐渐减弱。

观点三:普洱茶单独列为“第七大茶类”
普洱茶界一直都有在提倡将普洱茶单独列为独立茶类,在这次国际茶叶分类标准中,虽然普洱熟茶可以归为黑茶,但普洱生茶直接“除名”,属实有些尴尬。

从历史、理论、现实依据上,普洱茶皆具有成为单独茶类的可能。很多人担心这次普洱生茶“除名”,对于以后的发展会有影响。

就算是以后将普洱生茶列入绿茶,也有很多人担心会长远负面影响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观点四:生普列为再加工茶
在《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中,再加工茶是指以茶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包括花茶、紧压茶、袋泡茶、粉茶。

陈椽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也讲到“再加工茶叶的分类,应以毛茶为依据,茶叶品质的形成主要决定于鲜叶加工。”

在《中国茶经2011版》中,再加工茶的定义则更加通俗易懂,“以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为再加工茶类。”

所以有些人认为,将生普列为再加工茶最为合理。

以上四种观点,你最认可哪一种呢?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红茶小知识 » 国际茶叶分类标准将普洱生茶划为绿茶?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