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种类繁多,目前按照发酵程度将茶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乌龙茶。
茶叶的发酵是以多酚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那么发酵茶与不发酵茶具体有何区别?喝哪种更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吧。
制作工序
不发酵茶的发酵程度一般为0-10%左右,发酵茶的发酵程度一般为20-95%左右。
不发酵茶,是指将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的茶叶,这个过程没有经过发酵,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活性物质,比如茶多酚和氨基酸等。
发酵茶,制作的流程一般是采摘鲜叶后经过萎凋、揉捻等初制工序,有利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发酵。
发酵是茶叶制作过程之中的一道工序,所有经过了发酵这一道工序的茶叶都可以称作发酵茶。
根据发酵的程度,发酵茶可以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干茶及茶汤
不发酵茶的干茶与叶底,保持鲜叶的绿色或黄绿色,不发酵茶主要是绿茶类,有着“绿叶绿汤”的特点,譬如龙井茶、碧螺春等等。
而发酵茶干茶的颜色受到发酵程度影响,发酵越重色泽越深,从黄色、红色到深褐色,甚至变成黑色。
发酵茶包含轻发酵的黄茶、白茶,中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或重发酵的红茶、黑茶。从冲泡茶汤的颜色,大致能够知道该茶发酵的程度。
由于发酵程度不同,冲泡的温度也有所差别,不发酵茶适合中高温度,如85℃左右;而发酵茶则适合适合95℃以上的高温。
香气及滋味
不发酵茶,发酵程度低,香气为清香为主,如果炒的比较熟则有板栗香,炒豆香;如果是晒青的生普则有日晒味,部分特殊的有花果香。
发酵茶发酵越重,香气越醇厚。中轻发酵茶容易有花果香,再发酵则甜香,焙火重则有火工香,后发酵就有陈香。
口感上,不发酵茶偏鲜爽,具体滋味与茶树树种、嫩度有关;发酵茶的口感比较厚重,滋味甘醇。
茶性及保质期
不发酵茶的发酵程度越低,茶多酚比较多,茶性偏寒性,不适合肠胃弱的人饮用,若是喝太多会对肠胃的刺激比较大。
而发酵茶的发酵程度越高,茶多酚含量比较少,茶性越温和,比较适合肠胃弱的人饮用,不会对肠胃造成太多的负担。
不发酵茶容易氧化从而加速茶叶变质,因此保质期较低,比如大家常喝的龙井和碧螺春,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左右。
发酵过的茶叶,相对受到氧化程度影响较小,更加稳定,可存放24个月或以上。比如白茶、黑茶等,存放时间越久滋味愈佳,有着越陈越香的特性。
关于不发酵茶与发酵茶的区别你都清楚了吗?你比较喜欢喝不发酵茶还是发酵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