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泥门”究竟是什么?搞不懂“泥门”就不要买紫砂壶!

与茶叶界一样,紫砂壶界也有不少专业术语,初入门的人很难听得懂,比如经常出现的“泥门”一词。

由于现如今网络流行语遍地开花,譬如表示对麦某劳的喜爱而出现的“麦门”,对应到“泥门”,难道是为了表示对紫砂泥料的喜爱?

事实并非如此,“泥门”的重要性可大太多了,对于我们辨别全手工壶、半手工壶以及机车壶有极大的作用。

那么,紫砂壶“泥门”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何为“泥门”?
在一把紫砂壶整体制作过程之中,从开始打泥片、围身桶、明针,到推墙刮底、滴子、壶流,甚至在壶把制作,都会涉及到“泥门”。

从专业词汇解读,“泥门”是表示紫砂壶烧制完成后,壶身泥料颗粒分布的松紧度的一个名词。

窑烧的温度高低会影响到紫砂颗粒的半闭合气孔结构,也就是温度低则“泥门”相对就松,温度高紫砂颗粒结晶度高,就“泥门”相对紧。

通俗易懂来说,紫砂泥片在反复捶打后,塑型成想要的壶型,在这个过程中,紫砂泥片受挤压拉伸而产生的纹路在壶内得到了保留,而这就是“泥门。”

以小编个人的理解,“泥门”就像是紫砂泥片在拍打形变过程中产生的“肥胖纹”,形状十分类似。

不仅仅是壶内会有“泥门”,在壶身表面也有,明针工艺以及任何对于紫砂壶体进行修饰的工艺手法,会提高紫砂壶器表的致密性,“泥门”的状态比较紧致。

此外,泥料种类不同,收缩率以及结合程度等,使得在紫砂壶的“泥门”会有些明显的不同变化。

“泥门”的作用
前面解释了何为“泥门”,泥片由原本的平面转化为曲面,中间分子结构互相拉扯、排斥,紫砂泥片受挤压拉伸而产生的纹路,在壶上得到了保留。

也正是因此,“泥门”常被作为鉴定全手工紫砂壶与仿全手工紫砂壶的重要依据,而这也与全手工、半手工的成型方式不同有关。

全手工壶制作成型时,多是用手在身筒内部规范路径,用竹拍子从外手工拍打,形成了壶身“泥门”外紧内松的状态。

壶外表泥料颗粒分布本来就是紧密的,再加上后期施明针后就更紧密,而内壁颗粒分布相对松散。

再来说说半手工壶,身筒围成圆柱体后,直接放在订制好的石膏模型中,通过水磨布或搪胚皮由内向外施压规整出既定的造型。

整个制作过程,由于模型是固定的,受力是均匀的,制作成型的紫砂壶内壁“泥门”则相当紧实,和全手工壶完全不同。

综上所述,全手工壶“泥门”疏松、粗散,仔细观察会有方向一致的倾斜;而半手工壶“泥门”紧实,上下状态无差别。

若是刚入门紫砂壶的茶友,无法从其他方面来辨别紫砂壶是否全手工,便可从“泥门”这个方向入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红茶小知识 » 紫砂壶“泥门”究竟是什么?搞不懂“泥门”就不要买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