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用茶叶征服了东方乃至全世界的味蕾,形成了独特而又灿烂的茶文化。
那么,茶究竟是如何征服全世界的?不妨沏一壶茶,听小编娓娓道来,于杯盏流转之间,窥古往今来峥嵘岁月。
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茶叶东传日本、朝鲜
在唐代,茶叶经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他们开始种植茶叶,并学习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
由于与中国接壤兼有陆路和海路的缘故,专家认为茶入朝鲜半岛要早于日本。
—般推测茶入朝鲜半岛约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时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国学佛求法,载入中国宋代《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
而日本则是在宋代时,荣西禅师将茶籽种植带回了日本,并撰写了《吃茶养生记》,在日本广泛流传,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荣西禅师带回日本的炒青制茶法和末茶冲点法,到现在也被日本茶道所沿用,他也因此被称作是日本的陆羽。
茶叶南传东南亚各国
东南亚利用茶的时间很早,是除中国外,利用茶最早的地区之一。但早期的原著居民对茶叶的认识有限,因此茶叶并没有普及。
直到后来由海路从我国传入茶叶,茶叶才开始被人们大规模饮用。中国茶进入东南亚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代。
公元671年,高僧义净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佛逝(苏门答腊巴邻旁,Palembang)至印度。
唐代与东南亚的外交往来以及僧侣互访也十分活跃。由于饮茶在唐代的佛教禅宗界甚为流行,所以在这密切交往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同时把茶叶传入东南亚各国。
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的茶种也是源自中国。印度尼西亚于1684年开始传入我国茶籽试种,之后又引入中国、日本茶种及阿萨姆种试种。
历经坎坷,直至19世纪后叶开始有明显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速了茶的恢复与发展,并在国际市场居一席之地。
茶叶传入欧洲各国
中国茶对外的传播,海路和陆路并行。陆路沿丝绸之路向中亚、西亚、北亚、东欧传播;海路向阿拉伯、西欧、北欧传播。
海路则始于明清之际,从江西、浙江、福建茶区出发经宁波港、泉州港、广州港直接运往欧洲或先输往南洋诸国,再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向欧洲各国。
16世纪初葡萄牙从中国带回茶叶,随后西欧各国的商人先后东来,将中国的茶叶运送回去,饮茶自此开始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
中国茶传入英国之前,英国人成天喝酒,早上六七点钟起来都用啤酒来就着早饭吃。然后随时困了累了闲的没事干了,就喝酒玩。茶叶传入英国之后,茶水在很多情况下代替了酒精。
到了19世纪,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可以说现在世界各国的茶叶种植与加工都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随着不断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国的茶文化会进一步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爱上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