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夷山茶树品种选育,爱茶人一定要知道!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山产茶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余年前,发源于两汉,辉煌于宋元,革新于明清,韬晦于民国,复兴于当代。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军灭了闽越国,并诏令将闽越民举迁江淮之间,以虚其地。

当地官员将武夷茶献给汉武帝,武夷茶纳贡从汉武帝开始,但史志中未见汉代武夷山产茶记载。

不过城村汉城遗址数以万计的陶器里,有大量茶具如茶壶、茶杯等,足以证实汉代闽越国先民种茶饮茶的事实。

武夷山,坐落在福建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面积70平方公里,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三十六峰,峰峰峻拔,奇石矗立;九十九岩,断崖壁立,怪石嶙峋,丹霞地貌,沟谷纵横。

历经千年,武夷山共创出了名丛千余种,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美誉。武夷茶区先民在茶树选育中,以优质为先决条件,单株选择培育,分别命以花名,形成武夷独到的茶树选育技术。


单株选择,系统培育
从武夷菜茶群体中,经过反复选择单株,分别采制,对比品质,评选出优良单株,依据品质、形状、地点等不同,命名花名,在各种花名中评出名丛,普通名丛中又评出大红袍及四大名丛。

各种名丛分别繁育,在繁殖过程中,不断地从分离群体中优中选优,形成各自不同类型的名丛群体用于生产。

先民们通过不断的选育——分离——选育,使育成的各类名丛逐代更加完美。

以优异品质特征为选育的先决条件
品质评比的方法为武夷山当地传统的“斗茶”,唐代冯贽《记事珠》记有:“建人谓斗茶为茗战”,到宋代,斗茶大盛。

武夷山每年新茶制成后,茶农便在“竞台”开展评比新茶活动,评比品质优劣,各自互炫其优,优则称胜。

参加斗茶的不仅有茶农、僧侣参赛,还有地方官吏和文人雅士等。官吏们为取宠帝王,标新立异,推行斗茶法,评选佳茗上贡。

武夷山的斗茶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斗茶不仅斗当年茶农各自制茶的技艺,也斗各类花名茶之优劣,通过年复一年的斗评,评选出许多名丛和珍贵名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红茶小知识 » 关于武夷山茶树品种选育,爱茶人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