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这个字,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当时多称为“荼”字,茶还有多种称呼,如槚、茗、荈、蔎等。直到陆羽《茶经》的问世,才将所有称呼统一称为茶。
今天我们从六朝前开始说起,追根溯源,为大家介绍茶的进化蜕变史。
六朝前
起源: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是中国茶业兴起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记载,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尝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三国前
启蒙: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食用说: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晋代、南北朝
萌芽:跟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诞生后茶才大行其道,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药用说: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茶叶的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
唐代时期
形成:“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茶式说: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
宋代时期
兴盛: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附近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流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茶事说:据唐人封演著作的《封氏闻见录》记载:“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明、清时期
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工艺说: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现代社会
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茶世界: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届,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如今,一片小小的东方树叶,经由先人智慧,千年传承,沉淀出高度成熟的人间精品,风靡全世界,深深影响着各地的人们。大自然对东方人民的馈赠,传播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