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盏茶是多少个时辰(一盏茶的时间是多久)

一盏茶指的是10分钟或者是14.4分钟,一般一盏茶是用作时间量词来使用,但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在我国代就已经有了计量的方法和计时的仪器,所以在那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时就是指时辰,在古时候,一天就被分为了12个时辰,当时是采用了地支来作为时辰的名称,而时辰的起点就是午夜。

刻,在古时候是使用漏壶来计算时间的,漏壶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水壶;另一部分是受水壶。供水壶是分了2—4层,这几层都是均设计有小孔的,可滴水,滴的水最后是流入到受水壶里面。受水壶里面是有一个箭尺,尺上刻有100刻,所以箭尺会随着蓄水逐渐上升而露出刻数,以便显示时间。一昼夜24小时就是相当于100刻。

更是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成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所以称之为“五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最后的点与更有相同,“点”也是古时候人民用来表示“夜”的计时单位,古时候的人把夜分为了5更,每一更又分为了5个点。

而一盏茶从端上来开始,到温度适合入口,直到一饮而尽所用的时间就是一盏茶。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红茶小知识 » 古代一盏茶是多少个时辰(一盏茶的时间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