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经117°38 ′6′ ′~117° 44 ′ 30′ ′北纬27 °41′ 35′′ ~27 ° 49 ′00′′。方圆5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中,错综分布的古老村落,看似平凡,却诞生了全世界第一款红茶。
东至麻栗,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谓之“正山”。“正山”,即指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据《中国茶经》介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区所产”之意,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
后以区别武夷山以外所产之小种,武夷山附近或者其他地区所产的茶称外山,因此松烟香和桂圆味的正山小种在市场独树一帜,故又称“桐木小种”。
日本红茶的泡饮专家高野健次,对武夷山正山小种这样评价:气味乍闻之下近似征露丸(日本一种茶名),实际上这个味道是用松木当燃料去烘干茶叶时所得到的薰香,即享受到它独特的“气味”。
琥珀色、松烟香、桂圆味,而“气味”,在一流正山小种唯一标准中,就是这松烟香。
一方水土一方人,独特的原产地孕育出独特的人与物。简单的早饭,阿叔要进入大山深处,寻找制作正山小种神奇口感的独门秘笈。大自然偏心的礼物,是桐木村专属的味道,一种特殊的木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普通松木,唯有桐木关出产的油松才能将茶叶熏制出独特的松脂香。
曾经的伐木取材逐渐被世人淡忘,桐木所在的山区设为自然保护区后,松木被禁伐,如今阿叔只有进入大山深处,才能寻找零星散落的油松残木。松木太湿或太干、松脂太多或太少,都焙不出最佳风味,几十年的采松功夫阿叔早已练就一双“火眼”,一切只为了还原出正山小种最纯正本真的滋味。
早年全木结构,最下层为烧松木的炉灶,以上三到四层,略比人高,地面木格栅上铺设席,可透热气和松烟,此为“青楼”,这里的茶农家家建有。
复揉后的茶坯抖散摊在竹筛上,放进“青楼”的底层吊架上,在室外灶膛烧松柴明火,让热气导入“青楼” 底层,茶坯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吸附松香,使小种红茶带有独特的松脂香味,这是熏焙。
初制工序中,为使松香味浓郁,熏焙挑拣之后还需复焙,而再之后的精制工序中,仍需再一次干燥熏焙,过程繁复、香味渐浓。
民间仍有茶农坚持认为,上佳的传统小种从萎凋开始进青楼,烟味才能深入茶骨,形成柔中带刚的桂圆汤香。如果只是烘干阶段送进楼熏一下,烟味浮于表面,几泡后就消失了。
时光的历练,成就美味的沉淀。现今,松木的难求使许多人开始不用松烟熏制小种红茶,虽另有风味,但在这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统的“正山小种”制作仍有执拗的茶农在继续传承、继续守护。